李青如愿以偿的请了个长假,带着几大箱子《永乐大典》赶赴金陵。</p>
到金陵时,已经到了年关。</p>
一进家门,就听到了个不好的消息。</p>
李景隆病了。</p>
顷刻间,李青的喜悦荡然无存,忙追问详情。</p>
朱允炆叹道:“师父已经看过了,说是寿元到了尽头,非药石能医。”</p>
“真气呢?”</p>
“试过了。”一旁打拳的张邋遢说,“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这种情况很正常。”</p>
李青默然。</p>
岁月不饶人啊!</p>
“我去看看他。”</p>
“师兄,我跟你一起去。”朱允炆道,“我常去曹国公府,府上人都认识我。”</p>
李青点点头:“那走吧。”</p>
~</p>
曹国公府。</p>
李景隆躺在床榻上,苍白的脸上满是沟壑。</p>
不知不觉间,那个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的骚包美男子,已经这么老了。</p>
见李青来了,李景隆苍白的脸上有了抹红润。</p>
“我就知道你会来。”李景隆笑着说,“你们都先退下吧,我跟老友聊聊天。”</p>
“是,父亲(爷爷、太爷爷)。”</p>
李家儿孙退了出去。</p>
“怎么样?”李景隆挑眉道,“看我这儿孙满堂是不是很羡慕?”</p>
他依旧那么嘴欠。</p>
李青轻声说道:“什么时候病的,怎么不写封信?”</p>
“你不是忙吗?”李景隆翻了个白眼,揶揄道:“我哪敢让你分心啊!”</p>
李青没心情计较,伸手探上他的手腕,片刻后,缓缓松开。</p>
五脏俱衰!</p>
“行了,兄弟我这岁数绝对算得上是长寿了,死了也是喜丧,没什么可难过的。”李景隆很洒脱。</p>
李青挤出一丝笑意,打趣道:“本来还想跟你喝酒呢,现在看,怕是不行喽。”</p>
“少来。”李景隆没好气道,“激将法不是这么用的。”</p>
李青讪讪一笑,神色也正经下来。</p>
轻声问:“兄弟,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p>
“我想想哈。”李景隆认真想了起来,好半晌,说道:“我这一生,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不过有件事一直如鲠在喉,心里不得劲儿。”</p>
说着,看向朱允炆。</p>
朱允炆忙道:“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我早就看开了,你莫放在心上,我早就不怨恨你了。”</p>
“不是,我不是说这个。”</p>
朱允炆:?</p>
李青问:“是不是靖难之役的事?”</p>
李景隆点头:“是啊,五十万朝廷大军兵围北平城,愣是没打下来,丢人啊,传之后世,我都能再死一次;</p>
三国志通俗演义都不敢这么写!”</p>
朱允炆:“……”</p>
“我会给你正名的。”李青认真道,“李景隆才不是草包。”</p>
“嗯,我虽然比不上蓝玉,但怎么着也算是个正常人。”李景隆道,“青史留名就算了,但别被当做反面教材就成。”</p>
李景隆对身后名很重视,不是他好面儿,古人对这个都重视。</p>
50万:1万+,</p>
栓条狗都能赢,可他硬生生打输了,这要是流传到后世,草包第一人,非他李景隆莫属。</p>
李景隆嘱咐道:“你也别说我是背叛建文,我不想背负不忠的骂名。”</p>
“那……我咋说?”李青挠了挠头。</p>
“你就说……”李景隆仔细想了想,道:“这样,你就说我从一开始就和建文不对付,一直都跟朱棣一伙儿,绝不是半路倒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