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可汗一脸懵。</p>
却见李青、胡宗宪起身正了正衣襟,昂首挺胸,眸光睥睨。</p>
“叔父,跪下,向大明皇帝行礼。”大侄子用番语提醒。</p>
“……”</p>
叶尔羌可汗深吸一口气,缓缓下跪,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叶尔羌汗国愿归顺大明,成为大明的子民,成为大明皇帝陛下的子民,愿唯皇帝陛下马首是瞻……”</p>
“听旨。”</p>
“臣听旨。”</p>
李青、胡宗宪展开圣旨。</p>
李青宣读:“西域,自古中国也,今朕收取西域,不为开疆拓土,只为子民不再饱受疾苦……”</p>
一样的话术,一样的格式,几乎没怎么变。</p>
“……叶尔羌汗国改名叶尔羌,敕封原叶尔羌可汗为顺明王,今后,与吐鲁番忠明王、哈密忠顺王,享有同等待遇,赐朝贡贸易资格,自明年起,每十八个月,需去京师汇报工作内容……</p>
钦此!”</p>
“臣,接旨。”</p>
李青收起圣旨,放在顺明王摊开的掌心之上,温和道:“即日起,你就是大明的臣,大明皇帝亲自敕封的王,谁敢反你,就是造大明的反!”</p>
“谢皇帝陛下隆恩!”顺明王心情激动,突然觉得这是件非常划算的买卖。</p>
却听李青又说:“如若你不遵大明国策,倒行逆施,置大明子民于水火,大明自会另选贤臣取而代之,望你好自为之。”</p>
闻言,顺明王激动的心情敛去许多,稍作迟疑,拱手称是。</p>
李青微微颔首,说道:“归顺大明之事,需尽快让所有人知晓,尤其是你麾下的武装势力,我们也正好借此机会,为你树立威信,夯实你的权力地位。”</p>
顺明王缓缓点头,虽知李青此举更多是为大明立威,但也没理由拒绝,因为他也是实实在在受益的一方。</p>
胡宗宪说道:“之后,大明会来此驻军,既是为重塑秩序,也是为了保障你的王位不受侵犯。”</p>
顺明王默了下,缓缓点头。</p>
李青道:“别觉得亏了什么,跟着大明混,好处少不了的,你当庆幸大明肯接纳你,成为大明的一份子,比当个土汗王好太多了。”</p>
“呃呵呵……是,小王不觉得亏了。”顺明王干笑点头,“小王心甘情愿。”</p>
哪里是心甘情愿?</p>
只是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无奈选择罢了。</p>
不过,平心静气想想,这个选择似乎并不糟糕,反而还挺不错。</p>
李青自不会点破,笑吟吟道:“我要去一趟,你们这里的最大清真寺,需要一个向导、翻译。”</p>
顺明王想都没想,一指大侄子,“你带上差去。”</p>
“……是。”</p>
大侄子暗暗叫苦,一想到之前下令对李青放冷箭,他就心惊胆颤。</p>
李青说道:“过去了就过去了,本侯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用担惊受怕什么。”</p>
“呃呵呵……上差大气。”大侄子干笑点头,岔开话题问道,“您是大明的侯爵啊?”</p>
“带路吧。”</p>
“是,上差请。”</p>
李青看向胡宗宪,道:“我要忙几日了,这期间有不开眼的,只管揍,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对于反叛大明者,无需留情!”</p>
“下官明白。”</p>
“嗯。”李青点点头,与顺明王大侄子赶赴清真寺……</p>
~</p>
城上。</p>
俞大猷百无聊赖地翻阅着李青所着的秘籍,见胡宗宪走上城来,忙合上书,快步上前,拱手道:</p>
“总督大人,情况如何?”</p>
胡宗宪笑了笑,道:“顺明王识大体、顾大局,已接了圣旨。”</p>
“唉,算他识时务……”</p>
“怎么,你很失望?”</p>
“啊哈哈……哪有,总督大人误会了,我这是开心呢。”俞大猷干笑,“对了,永青侯呢?”</p>
“永青侯去清真寺了,估摸着要忙上几日。”胡宗宪笑着说,“行啦,你想什么我还不知道,嗯…,接下来并不太平,少不了要战。”</p>
俞大猷惊喜,嘿嘿道:“这个好,这个……啊不,下官是说……谁不识时务,要他好看!”</p>
胡宗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