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如此大事面前,李大学士就不要藏掖了。”</p>
徐阶:“我们三人之中,就属李大学士与永青侯最聊得来,毕竟……你们是本家。”</p>
摊上这么个本家,我可真是倒了血霉了……李本郁闷的吐血,可又不能不言。</p>
“臣以为,可发动商会的力量。”</p>
“这是自然!”朱厚熜道,“商会乐捐本就是计划的一环,待京师带了头之后,朕自会下诏让商会成员进京,不过,这远远不够。”</p>
“呃……”李本急得直挠头,吭哧半晌,只憋出一句,“那就只剩一个法子了。”</p>
“什么?”</p>
“寅吃卯粮!”</p>
朱厚熜不由火大,气郁道:“你还不如不说,这个谁不会?”</p>
“臣……”李本有苦难言,“臣实在没更好的办法了,要不……牺牲一下发展?”</p>
“再想想!”朱厚熜瞪眼,“想好了再说!”</p>
“……”</p>
李本悲愤欲绝,想了又想……</p>
还真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p>
“寅吃卯粮,朝廷寅吃大富的卯粮。”李本兴奋的问,“皇上以为如何?”</p>
朱厚熜没太搞明白,看向严嵩、徐阶,二人也是一头雾水。</p>
李本连忙解释道:“宝钞一下子不能海量释放,却可以持续性地释放,朝廷用时间换空间,先花大富的钱,完了一点点还就是了。”</p>
朱厚熜怔了怔,随即绕过来弯儿了,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p>
手中的对三又成王炸了。</p>
这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感,让朱厚熜忍不住笑出声,“不错,是这个理儿,但具体如何实施,才能让大富心平气和的配合呢?”</p>
“这个就简单了!”李本说道,“加大供应商会成员之间交易的‘钱’,让他们交更多的保证金。”</p>
徐阶皱眉道:“这跟海量超发宝钞不是一码事?”</p>
“看似一码事,实则效果却是截然不同。”李本说道,“首先,商会成员之间的交易必须用朝廷的‘钱’,不用违法,这点商会成员早已接受;其次,大富钱多啊,抗风险能力强,不会如百姓那般容易恐慌;最后,朝廷又不强制。”</p>
朱厚熜:“不强制?”</p>
李本干笑道:“不愿意?可以!退出商会,不再享受商会成员的待遇,朝廷会给他们结清银子。”</p>
徐阶哼道:“如若都退出呢?”</p>
“那就全结清。”李本笑道,“商会成员退出的根本原因是怕朝廷没能力结账,大明有能力结账,他们保准后悔,还会上赶着再加入进来,真若这般,反而是件好事,朝廷可以趁此再小小收割一波。”</p>
李本认真道:“只要商会成员有了‘朝廷能结清账’的心理,便不会轻易兑换银子,因为彼此交易还要用,如此一来,这么多钱就可以任由朝廷使用了。”</p>
徐阶道:“可账还是账啊!”</p>
“账是账,可还也好还。”李本说道,“一来,可以通过持续性释放宝钞来偿还,二来,保住了发展就保住了税收,财税持续增长之下,还钱还不是轻轻松松?”</p>
徐阶愣怔了下,悻悻闭了嘴。</p>
朱厚熜却是眸光大亮,他想的是……赖账。</p>
当然了,不是赖这一波账,而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信誉’,然后用‘信誉’换成钱,不停地为大明续命。</p>
突然觉得寅吃卯粮也不是件坏事。</p>
如若能吃十年,百年,甚至更久的粮,且还是可以赖账的粮,那何乐而不为呢?</p>
遥远的未来,真到了朝廷财政无以为继的时候,掠之于商,不失为一条出路。</p>
历朝历代,无不如此。</p>
相较之下,朝廷如此,可以说吃相非常非常好看了,至少在相当长的岁月里,是这样。</p>
“好好好……”</p>
朱厚熜抚掌而笑,连连道,“李卿大才,这件事就全权交由你做了。”</p>
接着,朱厚熜敛去笑意,正色道:“如此功绩,百年之后,李卿当得文正谥号!”</p>
李本呆了呆,紧接着,全身血液都沸腾了。</p>
文正啊……</p>
这是文臣的最高理想,甚至没有之一。</p>
自这个谥号诞生之时起,历朝历代的文官,都以它为毕生追求!</p>
李本强抑激动,颤声道:“臣便是肝脑涂地,也定不负皇上所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