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p>
很快老郭接了电话,张震让他立刻和那些厂长联系,简单说了货物的数量和要求,让他们尽快报价。</p>
老郭让他等会,立刻就去联系。</p>
张震也没闲着,跑去商场买了件光州产的羽绒服和高腰保暖靴。</p>
回来之后算算时间,又给老郭打了过去。</p>
电话接通后老郭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刚忙完......”</p>
他刚才和那些厂家联系过,电子表如果超过十万只,就按一块钱一只算。</p>
羽绒服凑巧了,去年有一批货,由于含绒量太低,被国内退货,现在成了积压货,如果张震要的话,给个十块八块地就行,当是清仓处理了。</p>
这些含绒量低的羽绒服在国内算是劣质品,但是给螺丝国人没问题。</p>
而且数量巨大,足有十几万件之多。</p>
张震大喜,这可是捡到宝了,立刻拍板八块钱一件,全部包圆。</p>
他急三火四地跑回餐厅,见杨继友带着熊战已经来了。</p>
老杨和姜绍业把那些螺丝国人灌得面红耳赤。</p>
张震进门的时候,杨继友正勾着一个老外肩膀跳着踢踏舞,‘螺丝刀儿,螺丝刀儿,半夜起来按地板’唱的声音震天。</p>
旁边那些白人高举酒杯大声喝彩,仿佛回到了二战胜利的那一天。</p>
看来老杨和这些人很对胃口,将来肯定会合作愉快。</p>
张震拿出了羽绒服,让他们看看质量论价。</p>
他又悄悄地让老杨和三个管事的沟通一下,每人白送十件羽绒服二十块电子表。</p>
那些管事的白人得到好处,高兴得像是刚娶了媳妇一样。</p>
经过几人商量,最后按照每件羽绒服两吨粮食计算。</p>
张震最后又砍了一刀,以一万件羽绒服的价格,换了所有的古董。</p>
如此一来,他只需要花八万块再加上少许的运费就将几千件古董换到手了。</p>
粗算一下,每件东西才折合几块钱,比从樊家园捡漏还便宜。</p>
这些古董里面,有不少官窑精品,更多的是民窑通货。</p>
张震打算弄回来后留下精品收藏,将那些通货陆续送到南边卖掉。</p>
然后继续换,继续卖,来个货如轮转。</p>
这边签完合同后,张震让姜绍业继续陪那些人喝。</p>
单独叫老杨来到一边,低声道,“行啊,很有外交天分,以后你就专门和他们打交道的了。”</p>
杨继友赧然笑道,“当年有几个螺丝国教官和俺处得不错,俺还学了不少他们的话和生活习惯呢,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得心应手。”</p>
张震正色道,“我不给你开玩笑,现在螺丝国那边有不少咱们的古董文物,趁着他们闹饥荒,我打算尽可能的都换回来,你去趟趟路咋样?”</p>
杨继友脸上露出又惊又喜之色,旋即他又担忧地说道,“交流问题不大,可我对古董还是不太了解,万一被坑了咋办?”</p>
张震道,“这点不用担心,我一定给你配个懂行的助手,先跟着他们去看看货,只要东西对,咱们再发货过去。</p>
另外你给我跑一趟啊库特省,先想办法趟一条运送木材的路出来。”</p>
这是张震为了以后开发那边的资源做准备,先把路摸熟了,剩下的就是大力跟进,反正国内各种积压的货物有的是。</p>
杨继友立刻答应下来,脸上还露出莫名的兴奋之色。</p>
张震都开始怀疑,当年他的那几个教官是男是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