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p>
太阳底下,原本就没有新鲜事儿。</p>
更何况京城之内,大小官员全都是人精。</p>
东宫里的这番传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传遍紫禁城!</p>
大明国师!</p>
秦枫秦大人,要受封大明国师,自此真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位极人臣!</p>
国师之位,甚至还要超过之前的丞相!</p>
也就是说,即便是身经百战,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名将徐达等人,都要屈居其下,屈居于这个刚过三十岁的年轻人之下!</p>
更何况,据传闻,圣上在东宫甚至还亲口许诺,秦枫册封为大明国师之后,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p>
这更是惊掉了不知多少人的下巴!</p>
要知道!</p>
自从那个众所周知的权臣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似乎再也没有哪个臣子,得到了皇帝如此的恩宠。</p>
什么是剑履上殿?</p>
简单说,就是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不需要脱鞋子,更可以佩剑!</p>
大明倒没有规定说上殿前一定要脱鞋,但准许佩剑这一条,足以石破天惊!</p>
尤其是徐达、汤和、邓愈等人,对自己追随的这位陛下,最为了解,知道他虽然雄才大略,但也生性多疑,绝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p>
但就是这么一位陛下,竟然能允许秦枫佩剑见驾,这是何等的信任和恩宠?</p>
什么是入朝不趋?</p>
就是说,上朝的时候,不用急着赶路,更不能大摇大摆迈着方步,必须要快步上前,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p>
有了入朝不趋的特权之后,这位秦枫秦大人,就大可以慢悠悠走路,不紧不慢,不需要考虑任何犯忌讳的问题。</p>
什么是赞拜不名?</p>
见驾的时候,负责通报的官员不可直呼其名,只能称呼官职,具体到秦枫,就是只能称“国师到了”。</p>
这几乎是将这位大明国师,抬高到跟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p>
整个京城,迅速沸腾起来!</p>
消息很快传到应天府的其余各县,也同样是民声鼎沸,老百姓那边的反应,反倒比那些官员更加清晰,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俱都是欢欣鼓舞,又唱又跳比过年还热闹。</p>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秦枫好像全都做到了,兼而有之!</p>
册封国师,非同小可!</p>
东宫的传旨,只能算是圣上口谕,具体到册封的一系列典礼,是极其繁冗的过程,但若是过于简略,那反而显得秦枫这个国师,名不正言不顺。</p>
在皇帝的督促下,太子朱标迅速忙碌起来。</p>
礼部、钦天监、太常寺......所有跟礼仪相关的重臣,都被叫到东宫议事。</p>
钦天监的那些老家伙,几日几夜不眠不休,又是夜观天象,又是推演八卦,最终将吉日定在“天医临世”的那一天,一方面纪念秦枫主持编撰《本草纲目》对大明百姓的莫大功劳,另一方面则是体现这次救治皇嗣,起死回生的功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