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守天险的潼关,</p>
是关中平原的门户,其防御工事极其完备,</p>
千百年来,始终保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名。</p>
西京顺王兵团,五万将士,</p>
擅长进攻的将领很多,但,精于防守的,屈指可数。</p>
为了挡住中华军和晋北边军的进攻,</p>
灵磊不得不请出,赋闲在家,七十高龄的程仁明。</p>
程老将军戎马一生,历经数百战斗,</p>
为顺王府坐稳西京,立下过汗马功劳,获封三品威武将军。</p>
最为人称道的是,</p>
无论进攻或防御,他的部队战损比最小。</p>
尤其,关键性的防守战,从没输过。</p>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想赢,先得学会‘挨揍’!”</p>
很多次,两军遭遇,</p>
程仁明绝不“先下手为强”,一律摆阵等对手进攻。</p>
等到对方打到精疲力竭,</p>
士气低落,他才下令转守为攻,</p>
而且,每次反击,</p>
他始终采取“围三阙一”的态势,给对手留一条生路,</p>
这般战法,往往能快速击溃敌军,斩获颇丰。</p>
因此,被誉为“西京第一锁钥”,</p>
而他的对手,大多会崩心态,咬牙切齿地骂他“王八壳子”!</p>
然而,气归气骂归骂,没有不服气的。</p>
上了战场,只会以结果论英雄。</p>
年纪越老,胆子越小。</p>
自从中华军进入晋省,</p>
程仁明再度披上戎装,坐镇潼关,时刻绷紧心弦。</p>
他深知,中华军的重火器天下闻名,</p>
一炮下去,山崩石裂,绝不可等闲视之。</p>
因此,他将所有工事,全都检查加固一遍。</p>
不知为何,他心底始终有一丝担忧。</p>
中华军兵分三路,北方山海关和江南赣湘,</p>
还有一路突入晋省后,朱雀旅兵锋正盛,势必不会放过西京。</p>
即将到来的一战,恐会令他晚节不保。</p>
怕什么来什么,</p>
郭鬼子攻入河套拉开战争序幕,</p>
各方援兵迟迟不至,令他的心情越发焦虑。</p>
今日一早,晋南三位当家西进,大兵压境,</p>
得到消息后,程仁明赶紧披挂齐整,亲临一线坐镇。</p>
望远镜中,张宗昌他是认识的,</p>
以前,张胡子可没少来西京,巴结顺王。</p>
晋北边军的随从中,</p>
唯有不骄不躁的张宗昌,隐隐有大将之风,让陈仁明颇为赞赏。</p>
孰料,张胡子意外身故,</p>
张小六这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p>
真是应了那句:绣花枕头一包草!</p>
想想就来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