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47章 连城璧的远见(1 / 2)

自接受招安,跟了他之后,每逢大事,王兴总对自己言听计从,这次,恐怕又是来要他拿主意了。</p>

可王兴哪里知道,他的担忧,也正是自己的迷茫,和犹豫之处……</p>

当今皇上,就像个快溺毙之人,见到救命稻草就捞。</p>

搞得小小的残存地盘内,到处都是他封的官,不仅将军、都督遍地,就连异姓不封王的祖训,都顾不上了。</p>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能否救得了一时之急另说,却肯定解不了一世之局。</p>

那些各自开府,到处募军的将领,其实,还不是趁乱搞军事割据,先狠狠捞一票再说,真心为国效死命的,能有几人?</p>

实际上,大到李定国、郑成功等异姓王,小至胡一青、赵印选等地方军阀,在为朝廷效力的同时,也都在一步步削弱皇权。</p>

照这个态势,以后即便真能复国,那也必是君弱臣壮,尾大不掉。</p>

往后,朝廷如何平衡各方,乃至一步步收回权力,分明已是个大难题。</p>

恐怕,不再出个文治武功的明主,不经历一番阵痛,想要重新加强中央集权,恢复大明开国时的荣光,几乎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p>

现在,又出了个更强的人……</p>

“要是朝中那些人,少一点嫉贤妒能,不再到处伸手,不把此人逼反,而他又确实尊重皇权,那什么都好说,若是……”</p>

心念及此,连城璧直感后背阵阵发凉。</p>

“真到那时……自己本就已淡泊名利,随时可以挂印而去,可王兴怎么办?”</p>

当初,身为山匪的王兴,因自己单骑游说而接受招安,除了折服于自己的人格魅力外,不就是考虑以报国杀贼的名义,为兄弟们争一份功名么?</p>

“依我看……琴川侯此人,颇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很有名将之风,”</p>

思忖良久,连城璧开口缓缓说道,“其麾下之兵,又武器精良,战力强悍,妥妥的虎狼之师……试问普天之下,谁堪敌手?”</p>

“是,这些人,实在太强了……”</p>

“电辉(王兴字,作者注)呀,我且问你,”</p>

连城璧眸色幽深,淡淡的道,“是否可以这么说……只要能把鞑子,赶出我们世代所居的家园,令我华夏生灵免遭涂炭,摆脱夷狄蛮族奴役,那,我们的家园,至少,还在我们华夏人手中?”</p>

“大人……”王兴闻言有些愕然,不知如何应答。</p>

“是不是?”连城璧微微挑眉,追问道。</p>

“是。”王兴垂眸应道,这话自然没毛病呀,可你,啥意思?</p>

“好,既如此,一兔走衢,万人逐之,有人获之,方令贪者悉止……”</p>

连城璧开门见山地道,“既是我族内部的事,那历朝历代,王朝兴替,岂不是大势?”</p>

“是,自古逐鹿中原,有德者据之。”王兴微微蹙眉,小心翼翼地应道。</p>

“说得好!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p>

连城璧一正脸色,沉声道,“眼下,我朝病入膏肓,气数将尽……若是注定江山易主,你是愿意亿万黎民仍由我华夏人领驭安之,还是甘愿此大好河山落入胡虏夷狄之手?”</p>

“自然不甘落入胡虏之手。”王兴不假思索,傲然道。</p>

“既如此,我就不必再多言了吧?”</p>

连城璧喟然道,“都说良禽择木而栖,电辉呀,既然已经加入讨虏军,不必再犹豫了,一心效命便是,至少,你是在为民族而战。”</p>

“大人,卑职担心……”</p>

“不必多说了,你的顾虑我懂,”</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