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去乡下避一避</p>
原来,万寿祺一路行来,见到许多绿营兵正来回穿梭,忙碌地搬运着大宗物件。</p>
他们一些人正从城中运出粮食财帛,另一些人却又向城内运入许多稻草和陶罐。</p>
这个举动,令码头上的脚夫们都觉得奇怪,不知道官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p>
“我悄悄打听了才知道,罐子里装的,全是火药和桐油……”</p>
顿了顿,万寿祺接着说道,“按说都是守城用得着的东西,没什么稀罕的,可是……”</p>
“怎么?”</p>
王略知道他还有下文。</p>
“你想啊,这城里的官兵一副要跑路的架势,连大炮都运走了好几尊,再运这些东西进城做什么?”</p>
不等王略开口,万寿祺自问自答道,“再加上一船一船运进来的稻草,我就想,这他娘的不是要放火吧!”</p>
王略脸色凝重地点点头,没有插话,这个推测很有道理。</p>
“因为有了这想法,我就上了心……”</p>
万寿祺说着喘了一口气,“你也知道,县衙户房的秦书办拿了咱们不少好处,我便去找他打听……这老浑蛋一开始还支支吾吾不肯说,被我逼急了才丢下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p>
“我再跑到衙门后面的巷子里一打听,好多官员都一家子一家子的跑了!他娘的,对老百姓倒是遮得严严实实的!”</p>
万寿祺说完后,王略眉头紧锁,又在柜房里兜起了圈子。</p>
毫无疑问,鞑子确实在谋划着一个大阴谋!</p>
从万寿祺的描述看,马进宝很可能不惜以扬州为陷阱,引诱讨虏军进城,然后纵火烧城……</p>
这个战法古已有之,穷途末路之际,马进宝出此下策也不奇怪。</p>
只是,天杀的鞑子,这么大的事竟然瞒得严严实实!</p>
这不是把黎民百姓全然当猪狗么!</p>
果真如此,非但明军有危险,全城百姓就又要遭大殃了!</p>
不行,必须尽快将这个情报送出去,要大军想办法阻止他们才是……</p>
“报信的人,我已经派出去了,”</p>
王略刚驻足,还没开口,万寿祺却看得透他的心思似的,抢先说道,“我回来就是要亲口告诉你,天黑后赶紧带大伙去乡下避一避,免得陷在这城中,到时候真一把火放起来,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p>
王略抬头看了看窗户,天色开始暗下来了,他转头默默点了点头。</p>
和自己一样,万寿祺的一家老小,也都住在铺子的后院,救人心切之下,他亲自跑回来报信,也是人之常情。</p>
如今之计,谨慎为上,只有按他说的那样,尽快离城暂避了。</p>
虽说现在鞑子看得紧,但铺子本就在城厢,扬州城外又水道众多草木茂盛,趁着夜色混出去还是不难,只要出了城去,便有机会躲过这一劫。</p>
只是……</p>
既然要出城,就得找个稳妥的落脚点。</p>
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直接向南边跑是不明智的,那一带已是双方交火之地,有很大的危险性。</p>
他们在城外没有田庄,但秘密的藏盐地点倒是有好几处,可惜大多要么太远,要么又太近,有几处就在城南挹江门外,正是兵危战险之地。</p>
思来想去,王略想到了一个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