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来一发</p>
第六三九章来一发</p>
老曹安装引信时,林啸安静地看着,没有打扰他。</p>
但是,老曹的讲解其实是多余的,要是连这点常识都不懂,他林啸就不配“老兵”这个身份了。</p>
一般而言,小口径炮弹的包装类似于子弹,在出厂时就会把引信装配在弹体上,拆了包装就能直接用,这种叫全备弹。</p>
而中大口径的炮弹,为安全起见,引信一般都另外包装,临阵时才当场安装,这种叫半备弹。</p>
而那个盖子,自然是起密封作用的,以免长期存放期间,弹丸内的炸药受潮。</p>
另外,像这种将弹丸和发射药筒合二为一组合成一个整体,以便发射时一次性装填的,叫做定装弹。</p>
而一些超大口径的弹药,由于实在太重,搬运和装填都十分吃力,往往将弹丸和发射药筒分离保存,装填时先装弹丸,再装药筒,这种叫做分装弹。只不过,我军一般使用可回收的金属发射药筒,而西方则多使用一次性的全燃纸包,或者纺布发射药包</p>
“这是机械式触发引信?”</p>
直到老曹操作结束,他才开口。</p>
“当然了,”</p>
老曹似笑非笑,“就现有的技术和材料,也弄不出压电式呀,更别提更复杂的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了。”</p>
“呃”</p>
林啸哑然失笑,觉得自己这一问也是多余。</p>
不过,历史上,即使最原始的机械触发引信,也有好几种不同的构型,虽然原理都不复杂,但对加工工艺的要求都很高,是个精细活。</p>
“我是说这玩意儿可不好弄,您是怎么做到的?”</p>
“当然是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啦,”</p>
老曹说着,从挎包中又翻出一张图纸,“看,最后定型的,是这种”</p>
“这是保护帽”</p>
他指点着各个零部件,耐心讲解道,“这是击针,通过弹簧压在这块陶瓷环上这是针刺雷管这是传爆药”</p>
这方面,林啸也算是个行家,他一眼就看懂了——这种引信的结构确实很简单,不过</p>
“陶瓷环?”</p>
他若有所思,喃喃自语。</p>
“我明白你在担心什么”</p>
老曹笑了笑,问道:“你的疑问是,用这个陶瓷环来限制击针,到底靠不靠谱,对不对?”</p>
“是的,”</p>
林啸点头答道,“炮弹出膛时,会瞬间承受极大的过载,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击针猛然后座,过早地把陶瓷环压断?”</p>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担心过这个问题,”</p>
老曹咧咧嘴,“幸好,反复试验下来,效果还不错”</p>
接着,他又指着图解释道:“这个保护帽很薄,击针也很轻,加上弹簧的缓冲,炮弹飞行的过程中,陶瓷环一次都没有被压断只有当弹丸撞击到目标时,保护帽变形,猛烈推动击针,才会将陶瓷环压断”</p>
林啸赶紧接上话头:“这样,击针就能顺利地后座,把雷管刺响,传爆药就被引爆了”</p>
“对,是这个理,”</p>
老曹点点头,双手比划着,“最后,传爆药产生的爆轰波从小孔中喷出,就能引爆弹丸内的装药,嘭一下就炸开了!”</p>
“嗯嗯。”</p>
林啸点头表示明白。</p>
“不过,我还有个疑问,”</p>
随即,他追问道,“这根弹簧的性能稳定吗?”</p>
“说到这个,又要夸老周了,”</p>
老曹笑道,“他新建的转炉炼出的钢,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硅和锰的含量,制作弹簧的材料,没什么问题了。”</p>
“是吗?”</p>
“对,热处理工艺也解决了,弹簧质量合格。”</p>
“太好了,”</p>
林啸乐得直搓手,“m777实在太重,我正发愁呢,现在有了这好东西,我们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p>
“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