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84章(1 / 1)

第884章</p>

就如同冯兆明这样的臣子,能力不俗,性格刚毅,是个真正能做事、能吃苦的人才。</p>

但他的性格就很不讨喜,甚至有时和皇帝都能对着干。</p>

皇帝如果不能容他,就会失去了这样一位能臣,朝堂也就少了一个能真正做事的有才之人。</p>

这就是身为帝王,必须做到的事情。</p>

能容自己不喜之人,将不同的人放到不同的位置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平衡四方,为朝堂江山广纳天下人才。</p>

这是皇帝的职责所在,也是帝王真正的御人之道。</p>

而太子,偏偏就少了这份心胸。</p>

他容不下对自己不恭不顺的人,也容不下曾经忤逆他的人。</p>

心胸如此狭窄,就意味着他无法统御朝局,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势必会偏宠自己信任的人,失去作为帝王的公允。</p>

就好像他现在偏心萧衍,为了给他洗白脱罪,可以当着皇帝的面捏造事实,颠倒黑白一样。</p>

是非公理在太子眼中,还没有他本人的喜好和偏向重要。</p>

这是最致命的。</p>

几位重臣心里沉甸甸,忍不住想:</p>

按照太子这样的脾气,有朝一日登基上位,岂不是朝堂里尽是溜须拍马的人?所有臣子都只想着讨上位者高兴,谁还敢说真话、办实事?</p>

像冯兆明这样的臣子,在太子手里根本没有前途可言,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p>

长此以往,想直言的不敢直言。</p>

想做事的不能做事。</p>

大邺朝堂还有什么清明可言?</p>

这样一想,一位重臣不禁忧心忡忡,但还是对太子抱有希望。</p>

他拱手开口道:“太子殿下,冯大人性情耿直,又不善言辞,方才在殿中并非有意针对殿下,还请殿下不要同他见怪,若有得罪之处,臣替冯大人向殿下赔个不是。”</p>

这话既是打圆场,也是试探太子的态度。</p>

太子只以为他是想给冯兆明描补,嘴角轻扯了一下。</p>

“李大人言重了,若非冯大人一番说辞,本宫险些还被蒙在鼓里,父皇也并未怪罪冯大人直言,本宫就更不会放在心上了。”</p>

李大人听得暗暗皱眉。</p>

这话的意思是,因为皇帝没有责怪冯兆明,所以太子不放在心上。</p>

因为,所以。</p>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p>

换句话来说,如果皇帝当时责备冯兆明了,太子就是另一个态度了。</p>

而即便皇帝没责怪,太子嘴上说着没放在心上。</p>

可他刚刚看着冯兆明背影的神情,分明阴沉的很,这话是真是假都是个问题。</p>

“太子殿下,冯大人他......”李大人还想帮着解释两句。</p>

太子抬起手,示意李大人不用再说了。</p>

“冯大人的性子,本宫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说了不会放在心上,难道李大人不相信本宫的话吗?”</p>

李大人只能说:“不敢,臣并无此意。”</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