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却是一摇头,淡淡言语一声,便不再多说,只一指着石鼎道:“且不谈他,三位道友,你们不妨好好看看这鼎,我先不说玄机,你们仔细感悟一下,若是有所窍门,也好与我印证,否则只我一说,容易引入歧途。”</p>
三人包括余羡在内,一听李真这话,自然是看向了这数千丈的巨鼎。</p>
此鼎便好似一座山一般屹立在前面,仙雾缭绕,时而消散,时而凝聚,其上铭文刻录各处,不知要表达什么。</p>
而只是一眼看去,此鼎的的确确就是十阶的石材通体打造而成,放在这等仙宫之中,纯粹就是装饰品。</p>
余羡上下观看,目光平静,看了片刻,便踱步走了起来,开始围着这个巨鼎旋转。</p>
既是看,那自然就要看全,看透,全部都看清楚了,才能看出这鼎的玄妙所在。</p>
毕竟李真都说此鼎有玄妙,那就一定所言不虚。</p>
而他不直接告诉大家,也是担心大家只会顺着他的思路去参悟,一旦他的思路是错的,那反而引入歧途。</p>
“此石鼎之玄妙……”</p>
余羡念头转动,仔细观摩,但见那其上铭文字字古朴,其每一个字余羡都不认识,好似远古秘文一般,组合起来,便有了极其玄妙之感。</p>
或许玄机就在这铭文之内?</p>
余羡心中一动,但随之就抛却。</p>
当不该是这铭文,否则这鼎放在这里不知多少年,进来不知多少次人,且都是天骄的情况下,早就被人参悟出了玄妙所在,不可能还保留在此的。</p>
而不是铭文,又是什么呢……</p>
余羡旋转观看巨鼎,却是忽然念头一动。</p>
天圆地方。</p>
所谓天地初开辟时,清气上为天,浊气下为地。</p>
这天,便是宇。</p>
这地,便是宙。</p>
最终形成了广阔无边,浩瀚无垠的宇宙洪荒。</p>
而鼎,作为最早出现的一种器具,便包含着天圆地方之意。</p>
四足圆身,是为天地,其屹立在这天地间,便是……</p>
“鼎立……”</p>
余羡观此鼎,目光微眯,已然是观其意!</p>
鼎之何意?</p>
乃屹立不倒,顶天立地之意!</p>
人生在世,当如巨鼎,足撑大地,仰头向天,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p>
勾陈帝君以此巨鼎为装饰放在这处园林之中,便已经代表了其意志,其性格!</p>
余羡见此鼎,便似见其意,目光闪动,只觉隐隐触动了某一种道意。</p>
三千大道,不知凡几,那神秘的勾陈帝君所修的大道是什么,至今也无人知晓。</p>
但似乎他一丝大道真意,便蕴含其中。</p>
若是能将其参悟成自身真意,融入天地乾坤之中,当可让天地乾坤再圆满一层。</p>
余羡看鼎,已然看其意,甚至观摩到了那勾陈帝君的为人性格,所修之道。</p>
其他三人看鼎则不知参悟如何。</p>
但此刻三人仔细观摩之下,尽数目光闪烁。</p>
尤其是李真,作为玄黄大世界的玄仙大修士,他的悟性自然也不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