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楚卖弄学识:“《山海经之海内东经》云,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另有凄美传说,远古这里住着两户人家,同一天添丁,儿子叫琅哥,女儿叫琊姑。</p>
两人青梅竹马、相亲相恋,琊姑出落得沉鱼落雁,被恶人看上派兵来抓,两人跳入大海殉情,跳海处冒起这连在一起的山峰,故称琅琊台。”</p>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静默无语,沉浸在这个凄美传说中。</p>
甘荣取出罗盘,测量一番,感慨道:“三面濒海,一面接陆,风水宝地啊!难怪越王勾践将都城从会稽迁来,秦始皇三巡此地,迁3万户,筑台观海望日。”</p>
项楚点头道:“好!咱们先在这里招兵买马,拉起一支队伍,投奔八路军。”</p>
刘正雄嚷道:“还是赶紧搭建房舍,先住下,然后找周围百姓买点粮食,小鬼子的破罐头都吃腻了。”</p>
的确,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总不能像鬼子一样去抢。</p>
宁强取出一捆军票塞给他,笑嘻嘻地说:“司务长!不够还有,带人去买吧。”</p>
刘正雄笑骂:“我又成司务长了,你带上兰玛一起去,有女同志百姓不害怕。”</p>
宁强爽快地说:“行!我去叫上她,走吧。”</p>
项楚取出一摞日元塞给宁强,嘱咐道:“若百姓不收军票,你们就用日元买。”</p>
“好吧!”</p>
宁强欣然领命。</p>
琅琊台周边土壤肥沃,有不少自然村落。</p>
刘正雄和宁强满以为买粮食不成问题。</p>
两人领着十几人,走进山下的王家村。</p>
挨家挨户询问,竟然没有一家百姓愿意卖粮。</p>
此时为秋收季节,粮食丰收,家家户户的院内晾晒了不少鱼肉、墙上都挂了不少苞米、花生、辣椒等,十分地喜人。</p>
宁强着实上火,拉住一位衣着整洁的老者问道:“老人家!你们为什么不愿卖给俺们粮食?”</p>
老者苦笑道:“好汉!你有所不知,我们村里各家各户的粮食要统一上交给保长。由保长出面,一是给土匪上供,二是上交官府,严禁私自买卖。</p>
若是卖给你们,保长、土匪、官府都会找我们算账。”</p>
刘正雄怒道:“把你们保长叫过来。”</p>
“谁找本保长?!”</p>
一位身着长袍、四十出头的斯文男子,领着两名腰间插着枪的跟班走了过来。</p>
老者讨好道:“王保长!这些外乡人想买粮食。”</p>
王保长一眼看到了水灵的兰玛,高兴地说:</p>
“太好了!还有一位大美女,正好把她献给琅堂岛大当家的......”</p>
兰木从箩筐里猛地取出歪把子机枪,指着王保长怒吼:</p>
“你想找死?!”</p>
跟着刘正雄二人过来的人全部亮出轻机枪、冲锋枪、手枪,将王保长及其跟班围了起来。</p>
村民们吓得呆若木鸡,不明白来的究竟是什么人。</p>
“扑通!”3声。</p>
王保长及其跟班跪了下来。</p>
宁强用崭新的歪把子机枪顶住他的头,怒道:“你这家伙!竟然还想打我老婆的主意,活得不耐烦了是吧。”</p>
王保长惊呼:“长官不要开枪,我把我们村的粮食都卖给你。”</p>
老者急道:“保长!卖给他们,高土匪带人过来抢粮怎么办?”</p>
王保长瞪了他一眼,指了指头顶的枪,那意思是先保住命再说。</p>
刘正雄不假思索地说:“土匪我们帮你解决!”</p>
老者摇头道:“除了土匪,官府马上要派官兵过来收粮。”</p>
刘正雄不动声色地说:“官府我们帮你解决!”</p>
宁强霸气地说:“无论谁来,我们都能解决。”</p>
王保长一咬牙,大声说:“好汉!若是你们能解决高土匪,我们村一半的粮食免费给你们。”</p>
宁强点头道:“好!高土匪在哪里?有多少人?”</p>
王保长指着琅琊台东面,恨恨地说:“长官!高土匪领上千人盘踞在琅堂岛上,他们勾结官府,无恶不作,把我们这些村害苦了。</p>
高土匪今天还派人过来,索要村里最漂亮的姑娘。”</p>
“上千人?!”</p>
宁强顿觉内心凉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