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佩里西奇,完全是因为他跟球队还不够默契,无法打出克洛普希望看到的配合。</p>
况且莱万多夫斯基、库巴和皮什切克可以组成强悍的波兰右路套装,配合默契程度不言而喻。</p>
克洛普通过助理教练热利科·布瓦奇做出换人调整,库巴很快就穿上比赛球衫,坐在替补席的佩里西奇和香川真司,无比失望。</p>
谁都想在球队遇到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成为救世主,但是比赛换人名额有限……</p>
第八十三分钟,多特蒙德做出全场比赛的第三个换人调整,库巴替换格策出场。</p>
路易二世球场的氛围依旧狂热,尤其是多特蒙德球迷,他们制造出来的声势让人感到惊讶。</p>
只要多特蒙德球员拿球就爆发高呼声,而一旦巴塞罗那控球,他们就制造出惊人的嘘声。</p>
这也是多特蒙德球员能够在少打一人的情况下抗住巴塞罗那强攻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时候球迷在场边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p>
尽管巴塞罗那利用技术和人数的优势占据场上优势,双方控球比例也慢慢从六四变成七三,但是多特蒙德在看台球迷的加油呐喊声中表现得非常勇猛。</p>
其中唐铮和替补出场的皮尔洛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前者利用跑动和意识在双后腰之前起到保护屏障作用,而皮尔洛凭着出色的比赛经验往往能够出现在最应该出现的位置。</p>
所以瓜迪奥拉站在场边非常着急,得势不得分是足球比赛里的大忌。</p>
而且梅西的点球不进,让这场比赛更加充满不确定性。</p>
很多西方人都信上帝的存在,瓜迪奥拉同样如此,他有种不祥的感觉……</p>
趁着一次多特蒙德的反击被库巴放了高射炮,瓜迪奥拉拉着伊涅斯塔面授机宜。</p>
而这个时候,时间走到了八十六分钟。</p>
正好这一幕被现场导播捕捉到,央5解说员段喧说:“我想巴塞罗那应该发起最后的反攻了!他们人数领先却没有取得比分领先,如果在常规时间没有办法拿下比赛,那加时赛对他们来说将会非常困难,因为多特蒙德众志成城……”</p>
比赛进行到现在,多特蒙德早已放弃高位压迫,巴尔德斯迅速将球童扔过来的足球踢给边后卫阿尔维斯,巴塞罗那在后场组织进攻。</p>
多特蒙德球员已经在本方四十米区域布好防线,等待巴塞罗那的进攻。</p>
通过哈维、伊涅斯塔和法布雷加斯的连续三角配合,巴塞罗那的进攻进入到进攻三十米区域。</p>
但是想要更一步渗透,似乎有些困难。</p>
不过哈维的处理球并不着急,他按照瓜迪奥拉的最新调整,准备打成功率。</p>
其实想想也对,足球比赛最容易进球的时间段无非就是上下半场开始阶段和即将结束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最容易走神的阶段。</p>
多特蒙德长时间少打一人,球员的体能消耗严峻,比赛到了最后关头,绷紧的神经肯定会有所放松,控球的哈维相信多特蒙德一定会在比赛末端出现走神的现象。</p>
在这种比赛状况下又过去两分钟,时间马上就要来到八十九分钟,也就是说伤停补时即将来临。</p>
英国天空解说员安迪·格雷扭头对搭档马丁·泰勒说:“我想……加时赛不可避免。”</p>
马丁·泰勒看着镜头中不惜体力奔跑的唐铮忽然摇头说道:“这可不一定,我记得欧联杯决赛多特蒙德同样少打一人,但唐的最后关头一脚世界波绝杀本菲卡,我认为比赛很有可能会被绝杀。”</p>
“哦?这么相信那个中国人?”安迪·格雷眉头一挑。</p>
“没错,我相信他!”</p>
※※※</p>
随着比赛进入常规时间的最后阶段,路易二世球场的狂热氛围逐渐变得狂热,每个球迷都突入到这种氛围的制造中。</p>
巴塞罗那在中路持续控球,唐铮顶在双后腰身前,他已经被哈维、伊涅斯塔和法布雷加斯的连续传递来回跑动多次。</p>
就算他有着充沛体能也有些吃不消,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p>
他相信自己每多跑一步,队友就会多一分机会。</p>
伊涅斯塔将组球传回给哈维,唐铮犹如猎豹一般扑了出去,为了保证足球的不丢,哈维灵巧的一百八十度转身,而唐铮的制动也很不错,他原地一滞,稍微用腹部顶了下哈维,迫使他脚下有些趔趄。</p>
当然,哈维并没有失去对足球的控制,只是他被唐铮贴身盯防,想要转身已经不可能,所以哈维选择将球交给回撤接应的法布雷加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