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也去给人做木匠活,我是个木匠,给人打个凳子桌子啥的。”</p>
“全算下来,一年能有个两千来块钱啊。”</p>
老杨头还是很诚实的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下。</p>
两千左右。</p>
国家去年乡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是八千多。</p>
庆和县去年乡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是四千二。</p>
也就是说老两口的收入,远低于人均标准。</p>
庆和县已经很穷了,但是这老两口子更是一贫如洗了。</p>
一年两千块,这要是生个病吃个药啥的,一年没准都不够花。</p>
不过杨东除了叹气之外,又能说什么那?</p>
七十多岁了,也没啥劳动能力了,儿子们又不愿意赡养,只能给养老费。</p>
因此,政府的职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p>
“大爷,你有低保吗?”</p>
杨东问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p>
如果像老杨头这样的人,是完全符合申领低保的条件的,政府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补贴。</p>
“低保?没有。”</p>
老杨头惊讶的抬头看了眼杨东,然后摇了摇头。</p>
这个眼神,杨东发誓是这辈子看过最让自己难受的眼神。</p>
大爷流露出来的这个惊讶,仿佛在问自己,你是傻子吗?你是怎么问出这话的?</p>
“大爷,村里还有多少家跟您的生活条件差不多的人家?”</p>
杨东继续问老大爷。</p>
“还有个两三家吧,我们村都挺穷,我们村就算是最有钱的,一年也就几万块,比不上大地方。”</p>
杨东点了点头,然后沉默。</p>
常务刘与中这个时候开口问道:“大爷,你们村的低保户,都在哪里住?”</p>
“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或者给我们指指路,我们自己去看看?”</p>
他问到了关键的点上面。</p>
老杨头点了点头:“行,我站门口指给你们看看。”</p>
杨东和刘与中立马起身,秘书周思勇也跟上,朝着门外走去。</p>
老杨头站在自家门口,指着前面的村房。</p>
“前面这一家是低保户,还有右边蓝瓦房那家,是低保户。”</p>
“再往前走,有一家门口是红色铁大门,他家是低保户。”</p>
“再就是…”</p>
杨东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老杨头回屋,之后他们三个人步行去这几家。</p>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雁村的村书记周大兵找到了杨东。</p>
“哎哟杨县长啊,您怎么在这啊。”</p>
“我们乡长都急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