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神情微凛,直觉在沈初寒来之前的这一个月,日子,怕是不会太平静。</p>
心神不定中过了一日。</p>
第二天,宋清欢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p>
午时,阿祯匆匆来了瑶华宫,面上神情已是不好,眉头紧皱。见了宋清欢,她语声喑哑道,“殿下,重锦姑姑还是没有回来。”</p>
宋清欢目色微沉。</p>
昨日回来之后,她也命玄影在宫中秘密探查了一番,却并未找到重锦的踪迹。</p>
心底蓦地一凉。</p>
这么说来,重锦当真失踪了?</p>
宋清欢唇角紧抿,沉默一瞬,终是沉沉开口,“阿祯,你速速回去,将此事报与父皇知晓。”</p>
重锦一夜未归,不管是主动离开还是出了什么事,都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她与重锦的关系不能暴露出来,眼下,只能通过父皇去找人了。</p>
阿祯见她神情冷峻,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朝宋清欢告辞后匆匆离开。</p>
*</p>
四国间,夺剑大会结束后,有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只是,这表面上的平静很快被一则惊天要闻给打破——</p>
聿国竟给昭国下了国书,国书中,请求继续执行聿国睿王宋暄和昭国五帝姬君熙的婚约,迎娶君熙至聿国为王妃。</p>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p>
原因无他,只因这国书下得太匪夷所思。</p>
其一,人人皆知君熙乃皇子身份,国书中,却称其为五帝姬。</p>
其二,从未听说过睿王宋暄和君熙有过什么婚约。</p>
其三,就算宋暄和君熙间当真有过婚约,可他既已死,这婚约,就理应废除才是。聿国如此行事,难道不是在羞辱昭国?</p>
可出乎意料的是,昭帝却破天荒的同意了。</p>
夜间风凉,昭帝沐浴过后,坐在寝宫中批着奏折,气息沉郁,看得出心情不大好。</p>
这时,殿外有内侍通报——</p>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p>
昭帝眉头一皱,正准备叫人打发了皇后下去,忽的又抬了头,冷声道,“让她进来。”</p>
内侍应声退下。</p>
不多会,一袭轻薄宫装的皇后便出现在了殿门口,神情雍容华贵,眸光在上首的昭帝身上一扫,娉娉袅袅地走了上来。</p>
“臣妾见过皇上。”</p>
昭帝从面前的奏折中抬了头,看向皇后,神情清冷平淡,“皇后怎么来了?”</p>
皇后抿了抿唇,“臣妾担心皇上的身子,所以过来看看。”</p>
昭帝冷冷地讥笑一声,“朕的身子有什么好担心。”话虽这么说,却还是冲皇后招了招手,“上来吧。”</p>
皇后福身应了,身姿婀娜地走到昭帝身旁坐了下来。她虽已三十多岁的年纪,那张脸,却仍保养得如同二八少女一般,只是眼底到底侵染了风霜,再也不复最初的澄澈。</p>
“皇上,您消消气,为了此事而气坏了您的龙体,不值得。”皇后柔声劝慰。</p>
听到皇后说起这话,昭帝面上神情愈冷,“朕倒是没想到,楼暮雪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赶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p>
皇后眼中波动了几许,依旧温和柔婉,“楼修媛委实胆大包天了些!还有五皇子……五帝姬,也着实让臣妾吃了一惊。谁能想到,就在臣妾眼皮子底下长大的皇子,竟然是个帝姬身份。”</p>
昭帝冷哼一声。</p>
此事传出去委实是丢他脸面,只能装作早知君熙的女子身份。若依着他平常的脾性,早该将楼暮雪和君熙治个欺君之罪方才泄恨。</p>
可聿国的国书一下,却让他不得不断了这个念头。</p>
随聿国国书一起来的,还有昭帝的一封信。信中说,他知道宋懿和宋暄的死与昭国脱不了干系,如今君熙腹中怀了宋暄的骨肉,如果他不想两国交恶,便将君熙尽快嫁到聿国来,否则,昭国定然讨不到什么好处去。</p>
偏生在这个时候,北境告急,凉国竟然也来掺和一脚,屯兵边境,蠢蠢欲动。</p>
如果他拒绝了聿国的请求,就立马处于一种腹背受敌的状态。因夺剑大会之故,三国都损失了皇子帝姬,面上虽不好怎么说,心底却早已对昭国怀恨在心。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主动挑起与聿国的风波。</p>
所以,尽管心中恨恨,却还是得按照聿国所要求的,同意了他国书上的请求,以完成婚约的名义,将君熙尽快嫁往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