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19章 木兰诗(2 / 2)

但这还不够,下面两句才是重点。</p>

既写景,又代表着人……</p>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

你想要看更多的风景,更美的风景,更磅礴大气的黄河,你就要更上一层楼。</p>

这既是写景,也是写人。</p>

就好比学子,你要想看到当官的那一幕,你就要更上一层楼,不能原地不动,原地不动只会局限你目前的眼前景色。</p>

所以说,更上一层楼,这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形容到位。</p>

李白嘴角扯了一抹淡淡的笑意,这第二首诗,就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了。</p>

第三首诗,李白直接忽略了保家卫国什么的,以他现在的实力,别说保家卫国,就是保护自己都做不到。</p>

虽然他胸怀大唐,但那也得有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做到保护这一方大唐。</p>

所以他没有写什么保家卫国的诗文,而是选择了现代社会,大家都学习过的木兰替父从军。</p>

《木兰辞》作者:无名氏,属于古代作者,但谁也不知道这人是谁了,历史没有传承下来。</p>

在古代,但凡不知道作者是谁,一般都会以“佚名”为名,俗称无名氏。</p>

木兰辞,这是北朝时期的一首民谣民歌,以此来赞赏花木兰替父从军,行军十年,从战火中脱颖而出,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那种伟大精神。</p>

原本李白不想写这诗文,毕竟花木兰未必人人都认识。</p>

但想到……之前他误会了花木兰,误以为自己的字典是花木兰拿走的,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花木兰走的时候,他没有相送花木兰,花木兰显然也是猜测到了他怀疑她……</p>

所以李白写这首诗,可能也是处于愧疚花木兰的心理,想补偿一下花木兰,赞美花木兰吧!</p>

《木兰辞》</p>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p>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p>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p>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p>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p>

前半段,从这看出了花木兰本应是在绣房纺织的年龄,但她却没心思纺织了。</p>

有人问他为什么在叹息,在想什么。</p>

花木兰不想什么,她只是看到征兵文书,每本书都有她父亲的名字。</p>

她父亲膝下没有儿子,花木兰没有兄长,所以她女扮男装,开始了替父从军之路。</p>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p>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p>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p>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p>

花木兰出征前,买了战备东西,与军同行,征战十年,方才回归。</p>

从这里也写出了作者对于花木兰一个女性从军,而且还打败侵犯边疆的来敌,说明了花木兰的能力。</p>

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这女将军的敬佩之情……</p>

李白写着写着都略有感触……</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