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意气风发从伦敦赶回索非亚的康斯坦丁首相,丝毫不知道国内还有多大的烂摊子,等着他回去收拾!</p>
新领土的治理问题,如何处理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伤残退役士兵们的安置问题,功勋人员的的土地划分……</p>
斐迪南很有自知之明,有后世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他制定大的方略还行,至于具体执行能力怎么样,那就没人知道了,反正他已经习惯了指挥人办事。</p>
可以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加利亚政府官员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办公室就是他们的家!</p>
……</p>
战争一结束,斐迪南就忙着进行人事调整,政府各部门他暂时还没空插手,主要是针对军方。</p>
不是斐迪南对军官们不信任,实际上现在保加利亚的军事体制,任何个人或者是团体,想要威胁到他的地位都是不可能的!</p>
但无数的例子告诉斐迪南,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背叛只是因为开价不够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制度上入手,杜绝一切背叛的可能性!</p>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尽量兼顾到了方方面面,斐迪南终于完成了军事调整:</p>
免去波波夫第一集团军司令员职务,调入军事委员会任职;</p>
免去彼得罗夫第一集团军参谋长职务,调入军事委员会任职;</p>
第一集团军就地解散,成立君士坦堡守备司令部(驻地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驻地达达尼尔海峡)接管防务。</p>
免去乔治-伊万诺夫第六师师长职务,调入君士坦丁堡守备司令部担任守备司令员;</p>
免去斯托尤-布拉迪斯斯诺夫第七师参谋长职务,调入君士坦丁堡守备司令部担任参谋长;</p>
兵力部署:包括由重炮第一团、第二团改编成的保加利亚第一炮兵旅;(备注:炮兵旅属于国防部直辖旅,只是配合作战)</p>
和由新编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四师就地改编为君士坦丁堡守备军;</p>
总兵力为2.4万人。</p>
免去帕里夫赫里斯托夫第七师师长职务,调入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担任司令员;</p>
免去斯特凡-波格丹诺夫第六师参谋长职务,调入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担任参谋长;</p>
兵力部署:包括由重炮第三、四、五团改编为保加利亚第二炮兵旅;</p>
和由第九师、第十师、新编第十三师改编为达达尼尔守备军;</p>
总兵力为3.1万人。</p>
……</p>
当然,军事改革也不针对第一集团军,其它几个集团军也是同样如此。集团军就地解散,由改组的地方守备司军接管防务,司令和参谋长调回军事委员会任职。</p>
新一轮的军事体制改革后,保加利亚新增了七个守备司令部:君士坦堡守备司令部、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阿尔巴尼亚守备司令部、爱琴海守备司令部、科索沃守备司令部、尼什守备司令部、马其顿守备司令部。</p>
七个守备司令部,全部都是军级单位,斐迪南这样部署,除了军事上的考虑外,也不乏有安置功臣的想法!</p>
毕竟师级以上军官,基本上都是将军了,现在又立下战功,大部分人的军衔还要往上提,现在已经不可能再让他们转业了。</p>
不然按照斐迪南制定的级别对等原则,他们要是转业,都可以直接进入部委担任部长。地方上就更难安置了,在哪儿都可以当老大!</p>
至于高层军官们的执政能力,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打仗的能力相匹配,这个就没人知道了,反正斐迪南是不打算尝试!</p>
最后斐迪南干脆把部分守备司令部,人为拔高了级别,还增加了副司令一职,才把这帮功臣妥善安置了下来。</p>
一场巴尔干战争下来,保加利亚就增加了五十多个少将,二十多个中将,以及五个上将,没有元帅诞生。</p>
即便是最有资格获得元帅头衔的波波夫,也被斐迪南压了下来。</p>
开什么玩笑,自从斐迪南为了夺取军权,搞出了军事委员会后,军队中的老家伙们就进入了半退休状态。</p>
现在保加利亚军队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这次提升的八十多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波波夫现在也才刚过40岁。</p>
斐迪南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搞出这么年轻的元帅,来分薄自己的功勋!</p>
这一点上,都不用斐迪南亲自出面,军事委员会的那帮老家伙们,自己都跳出来了,毕竟谁也不想被一个后辈压着。</p>
尤其是当初还被他们打压过的人,不对是锻炼了一下的人!</p>
现在的保加利亚也是将星云集了,战争是最好的老师,先后经历保塞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的军官们指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p>
现在斐迪南可以自傲的说一句,保加利亚军队素质,已经不输于任何一个列强国家了!</p>
改编完成后,保加利亚的军队包括:近卫军2个师,共计2.4万余人;陆军常备师8个、重炮兵旅4个,骑兵团3个,共计9.8万余人;还有9个地方师和6个预备役旅组成的地方守备部队,共计12.8万余人;全国总兵力合计约25万余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