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起这么早干啥?”</p>
知青点住宿区,知青们也早起,今天这百家宴也有他们的事。</p>
“我这早起准备自己做个我妈早教我的,胡辣汤!”</p>
“婶子把南河那边的做法给你教了?”</p>
“那可不是吗!”</p>
老王这边忙活着,然后将锅盖子掀起来,向里面倒入面粉水。</p>
“不是,你这面粉水用的白面啊!这里面做的啥!包子?”</p>
“白面香!”</p>
老王重新盖上:“水煎包配上胡辣汤,我妈早先嫁过来的时候,南河小吃。”</p>
“山屯里面都说好的给成远做百家宴,我们虽然才来半年,但是成远帮我们确实很多。”</p>
“中午大餐王家屯乡亲们做就行,我们这不参与进去了,但是做炖早餐给成远尝尝,应该挺好。”</p>
“想着成远在这边,吉春的特色小吃都吃过了,就给成远做个其他地方特色小吃。”</p>
问话人听着点头想了想转身离开。</p>
“你干啥去!”</p>
“我去做个我爸来前教我北河特产!”</p>
“啥?”</p>
“皖北牛肉板面!”</p>
薛成远这边随便吃了点,空出肚子来,准备中午吃顿大的。</p>
结果这边刚放下筷子,外面突然有人喊道:“成远!出来吃饭咯!”</p>
“成远!吃饭咯!”</p>
吆喝声一开始还不大,结果这两三声过后,喊的人越来越多,薛成远迈开步子推门出屋。</p>
“这是干啥?”</p>
山屯里面一帮知青站在外面,身前摆放着一排桌子,桌子上放着大大小小许多饭菜。</p>
“成远!今儿你要走了,中午乡亲们招呼人,我们不掺和,早晨我们寻思一起做点,给你践行!”</p>
“是啊成远!我们专门挑着家里面亲戚长辈从其他地方带来的特色,你都尝尝呗!”</p>
“这半年多时间,你也照顾了我们不少,样样东西不缺我们,教会我们很多,我们也没啥可给的,给你做炖饭,你尝尝吧!”</p>
看着一帮子二十岁左右的知青,有的年纪小的,脸上还带着稚嫩,看着薛成远</p>
的目光都带着一丝期盼.…….</p>
看着面前场景,薛成远有些触动。</p>
“你们这一大早起来干啥?不多歇歇,等秋收你们这忙活起来可就没时间歇息了。”</p>
薛成远走上前:“曜!你们这做的可真够丰盛!”</p>
“这是胡辣汤水煎包?”</p>
“是!我做的!”</p>
“这是牛肉板面?”</p>
“对!”</p>
“这是东山菜饼?”</p>
“是嘞!”</p>
******</p>
薛成远一样一样过着,看着眼前每一样东西,基本上都能叫得上来名字,这些东西他基本都吃过。</p>
可能现在的做法跟后世有些区别,那也只可能是调料跟材料的区别,大差不差。</p>
远处老人跟于兴生他们听见响动也全出来,站在远处没有上前。</p>
“这就开始了?不是说中午吗?”</p>
“这只是早饭,来山屯的知青送成远。”</p>
王家旺站在一旁对着一众领导说着:“成远对王家屯有贡献,在知青里面,也是声望拔尖,能够服众的。”</p>
“上山的知青听着成远要走,又想着山屯乡亲中午百日宴,他们这是起早准备了自己能做,跟乡亲们岔开吃。”</p>
“算是尽了自己心意,给成远践行。”</p>
3.3老人听着一阵感慨:“来王家屯这一次,真是见识到太多,令人震惊的事情也太多。”</p>
“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人民看在眼里,国家也会记住他。”</p>
“走,带上东西,过去瞧瞧。”</p>
于兴生对着老人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