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只能放开知青返城。”</p>
“所以说,不让知青高考也没用,到时候自然会回,一样的结果。”</p>
“提前回提前解决问题,也挺好。”</p>
听着薛成远这话,辛琇晶叹了口气:“成远,还是你看的明白,我这先看到都没想到这么多。”</p>
“想这么多干啥?都是一家人我又不会抱怨你啥。”</p>
“那成远,到时候要是山屯孩子或者知青考到咱们这个学校,到时候你岂不是又</p>
给他们当老师了?”</p>
听着辛琇晶这话,薛成远顿了顿,想着郑桐在下面,自己在课室内教课,见面喊着老师,那场景别提多喜感。</p>
就是不知道郑桐有没有这能耐考上四九城大学,这可不是什么容易考的学校。“同志!有人在家吗!”</p>
这边俩人还在聊着,外面房门被敲响。</p>
“同志,你有事?”</p>
看着面前骑着二八大杠,穿着深绿色的衣服,斜挎着包裹的年轻人,薛成远问道。</p>
“有打东北来的信,你是薛成远同志吗?”</p>
“对,我是。”</p>
薛成远拿着证明,给邮递员看了后接过信。</p>
“谁邮寄来的?”</p>
“鲁叔邮寄来的。”</p>
“不是说了年末到吗?咋现在还邮寄信过来?”</p>
薛成远拆开信,看着上面文字。</p>
“咋样?有事啊?”</p>
“鲁叔提前写信,按照现在时间,婶子已经坐上车回来了!”.</p>
“婶子回京?身体调养好了?”</p>
“没问题了,王家屯养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身体差不多,先让婶子回来,后续看情况,鲁叔再回京。”</p>
薛成远说着,心中思索如果蒋文娟回京,这工作恢复后面会有什么样的安排。</p>
这么一个教授总不可能让她在那歇着,肯定要给好好安排工作,不然不是人才浪费吗!</p>
而且这后面的时候,高考恢复招生,学校老师本来就不够,这样的老教授,有经验有知识的,不安排不合理。</p>
“那婶子回来,事情跟你说的就一样了!”</p>
辛琇晶听着薛成远所说的话,回想刚刚薛成远才说过的话:“这高考带来的一连串事情,现在已经在逐渐发生。”。</p>
“那是不是说,变革已经开始?很多事情都会变样?”</p>
“这是必然的事。”</p>
薛成远道:“一旦这个事情被打破,一切事情都要重~新开始。”</p>
“你知道上山下乡起初目的是-为了什么吗?”</p>
“不是为了锻炼青年,对基层更加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帮助农民吗?”</p>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p>
薛成远将信折叠放好:“城市工作岗位不足,所以才下乡。”</p>
“现在人回城,这工作不够怎么办?”</p>
看着辛琇晶在那思索着,薛成远也不多说,让辛琇晶一个人在那自己想,自己忙活其他事情去。</p>
等到中午辛琇晶做好饭来喊薛成远吃饭。</p>
“我想明白你刚刚说的事了。”</p>
辛琇晶看着薛成远:“成远你的意思是,知青返城不会一次性回,会一点一点放回城,不然会出乱子?”</p>
“聪明!”</p>
薛成远边吃饭边笑道:“能想通这点,说明确实进步了,该表扬。”</p>
“奖励你多吃个馒头。”</p>
辛琇晶接过薛成远递过来的馒头,小口咬了一口笑道:“咱们在一起这么久,要</p>
是这些事我还不懂,那才是有事。”</p>
“事情看多了,肯定能把事往深了想,能看明白更多。”</p>
挺好,就应该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