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雨飘零</p>
“纵观华夏历朝历代,帝王以至尊而守成一统,王孙以血脉而吸骨食髓。</p>
公侯以祖功而分享垄断,世族以豪强而兼并土地,豪门以商贾而锱铢盈利,文人以科举而弄权谋私。</p>
重重威压皆是对内,何曾有丝毫野心而染指域外?</p>
唯百姓日受盘剥,则民生困苦久矣。</p>
一朝初立尚不见其害,几代之后,则富者愈富、贫者更穷,以致民力枯竭,遂揭竿四起,又是新朝!</p>
诸位爱卿,咱们大明现在不正处于此种情况乎?”</p>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洪亮的声音,在殿内盘绕,寥寥数语便道尽华夏王朝屡次更迭的根本。</p>
而这,也是穿越前崇祯皇帝作为一个小民深刻的体会。</p>
在一个阶层固化,靠拼爹的年代,就问底层的百姓有多艰辛多无奈?</p>
一句李刚是我爸,道尽了多少问题,也引爆了无数人小民的愤慨。</p>
可那又怎么样?</p>
然并卵!</p>
照旧!</p>
阶层固化又岂是那么容易消除?</p>
只因水太深,顾忌太多。</p>
可现在,自己一个苦逼有幸为皇帝,又面临自挂东南枝的凶险,怎么说也要放手拼搏一番不是?</p>
这样一来,就需要道友们鼎力支持了。</p>
“皇上圣明!知古鉴今,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三言两语便道尽历朝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p>
既有因,便有果。</p>
问题既然找到,自然就有解决之道。</p>
纵使艰难险阻,臣愿蝇附骥尾而致千里,沾沾皇上的光芒而博得一个青史留名!”</p>
第一个跳出来表态的是马仔温体仁,顺便拍了一通龙屁。</p>
阔以!</p>
崇祯皇帝赞许的点点头,这奸人还是忠心的,怪不得历史上他死后,本尊还追赠他为太傅,谥文忠。</p>
“末将愿效犬马之劳,指哪打哪。”</p>
“诚然如此!”</p>
“皇上以史为鉴,可明得失、辨是非、知兴替。”</p>
……</p>
禁忌一旦说开了,诸位道友也放下心来,一个个开始表态。</p>
“民少地多,则见其兴。民多地少,则见其衰。民力枯竭,则见其亡。</p>
现如今,我大明民多地少、民力枯竭,以至于天下纷乱不止,又有建奴狼子野心虎视眈眈,不可不慎!”</p>
崇祯皇帝把指挥棒指向大明腹地,感叹说道:“古时地广人稀,先人刀耕火种,拓荒养民,以致民风淳朴,文明始兴。</p>
至炎黄昌盛,人口繁多。地力不足,发展受限,于是西民东进,南人西上,则有逐鹿之战。</p>
黄帝灭蚩尤而沿黄河东扩,遂有中原腹地也。</p>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p>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老祖宗学习啊!”</p>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唏嘘长叹,腐儒误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