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上海那边的造船厂,就能够完全吸收掉这些人。</p>
其次是识字的,也被充实到了各处工地,开始做一些统筹、管理的工作。</p>
再然后是青壮劳动力,因为力气十足,也十分的受欢迎。</p>
本来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女,对不起,如今东南不兴这个。</p>
那些在第一批灾民上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的东南商人们都已经急疯了,哪里还管你是男是女,统统给我到纺织厂里去干活。</p>
什么伦理道德,什么男女大防,每天十文的工钱,你干不干?</p>
可怜那些一辈子窝窝囊囊的妇女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高的工钱啊?</p>
别说她们了,就是她们家里的爷们也忍不住了。</p>
败家娘们,你还等什么?赶紧给老子滚去纺织厂里干活?</p>
爷们做工,娘们也做工,努努力,说不定一年之后,就能在江南买个房子,过上人的生活了。</p>
“孟公公,咱可说好了。这第二批的灾民,都是给我们的?您和官府可不能再跟我们抢了,那些西洋人天天拿着合同烦我们。耽搁了时间,可是要赔偿的啊。”</p>
热闹非凡的造船厂里,各种语言都有。</p>
江南人的你侬我侬,陕西人的咋咧咋咧,偶尔还夹杂着叽里咕噜的西班牙语和英语,让孟南贞颇有一种梦回化工机械厂的感觉。</p>
以至于郑家家主的呱噪,都变得可爱了起来。</p>
“哈哈哈,郑老,您就放心吧。这第二批人啊,不和你们抢。任由你们分配,这总行了吧?”</p>
总算是得到了孟南贞的保证,郑家家主开心的不得了。</p>
“有了公公这句话,我们东南的老小们总算是可以放心了。”</p>
孟南贞不再理会他,而是专注地看着眼前正在逐渐成型的船。</p>
盖伦船,前世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标志性帆船,如今出现在了本不该它出现的东方。</p>
这是孟南贞在和西方三国谈判时,要求的技术支持。</p>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比较谨慎,不太想把自己称霸海上的技术拿出来。</p>
然而英国人却没有这个顾虑,反正他们如今还是后起之秀,面临着传统三强的打压,也希望有人能够帮他们分摊压力。</p>
英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造船技术才是孟南贞最窥觑的。</p>
因为西班牙、荷兰的海洋霸主时代正在慢慢过去,唯独英国正在冉冉升起。</p>
不向最先进的学习,却去师从已经要被淘汰的技术,那不是傻嘛。</p>
于是,如今的上海造船厂里,大部分的工程师都是英国人,前来协助打造东海舰队的战舰。</p>
不过如今正在建造的战舰,并非完全照搬英国人的设计。</p>
此时的英国战舰,大多数都是以三百到五百吨的小型盖伦帆船为主。</p>
这种盖伦船虽然操纵灵活,便于海上的袭扰和游击。但很显然,想要争夺海上霸权,靠这些小船是不行的。</p>
如果孟南贞动用了穿越的作弊器,和英国人完成了技术的互换。</p>
他把后来历史上英国皇家海军最为出名的胜利号的设计图纸拿了出来,并且加上水密舱技术,和英国人联合成立了船舶设计学院。</p>
学院的地址就在上海,首任院长,孟南贞通过孙元化的关系,邀请了退隐的徐光启担任。</p>
同时,他还责成东林党输送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进入了这个学院。</p>
中国人死抱着四书五经,满口经义伦理的日子,必须从此终结。</p>
他之所以会知道胜利号的设计图纸,那还是因为他在大学读书期间,学校组织了去英国留学。</p>
他曾经亲自登上过胜利号参观,并且看到了设计图纸。</p>
他拿出来的这个技术,让英国人惊为天人,差点把他奉为宗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