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p>
“咣当......”</p>
锦盒掉在地上,兵部侍郎张牧之,瞬间愣在原地,吓得退避三舍。</p>
匍匐跪地,不断磕头。</p>
“殿下,臣愿意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他急忙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额前大滴的汗珠,往下垂落。</p>
“看来,你是个聪明人!”</p>
“殿下乃帝国正统,臣誓死效忠殿下!”</p>
张牧之恨不得将自己的脑袋磕破,心里头的恐惧犹如翻江倒海。</p>
“那你知道该怎么做吧?”</p>
“知道,知道!”</p>
他战战兢兢地道,“微臣势必动员整个兵部,坚决贯彻落实殿下的每一道命令!”</p>
“很好!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p>
唐昊寒声道,“多年以后,你会为今日之决定,感到庆幸。”</p>
“多谢殿下!”</p>
张牧之抬起袖子擦了擦冷汗,沉声道,“殿下,臣有本要奏。”</p>
“讲!”</p>
“启奏殿下,单单靠着一个兵部的力量,根本于事无补,朝中几大要员已经联合起来,殿下之令,难以出京城。”</p>
张牧之当即将自己所知的消息公布。</p>
“哦?”唐昊听罢,询问道,“那张大人,可有何良策?”</p>
“殿下,微臣建议重新起用镇北大将军孙柏谷,十年前,他惨遭奸相构陷,落得一个全家流放漠北的下场。”</p>
一语至此,张牧之攥了攥拳,心生痛恨。</p>
“孙将军对国家忠心耿耿,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只因他爱民如子,体恤士兵,导致整个北境都以他为尊,引起了部分人的忌惮,所以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捉拿。”</p>
“现如今的北境边城士兵,很多都是他当年的部下,只要他一声令下,即可重振士气!”</p>
听完张牧之的分析,唐昊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p>
这个孙柏谷,他幼年间有所听闻。</p>
战功赫赫,忠君爱国。</p>
就是性子比较直,得罪了朝中不少人。</p>
如果真的重新起用他,一来可以保境安民,坚决执行他的命令。</p>
二来,给那位高傲自负,图谋不轨的燕王唐棣一点压力。</p>
“好!就依你所言!”</p>
唐昊沉声道,“三德子,你马上进宫让卫公公拟一道密旨,着孙柏谷官复原职,总揽北境边防,直接对本王负责,不得有误!”</p>
“遵命!”</p>
“黑白玄煞何在?”</p>
两道人影陡然出现在大殿中央,跪地请示。</p>
“殿下,有何吩咐?”</p>
“此去北境传旨,路途遥远,你们两个人挑选百十个武功高强之人,由其中一人亲自带队传旨,不得有误!”</p>
“遵命!”</p>
自古以来,枪杆子里出政权。</p>
唯有实力,才是唯一标准。</p>
“张大人。”</p>
“微臣在!”</p>
“本王需要一份名单,身处军部,所有对奸相不满者!你,能否办到?”</p>
只要拿捏住军部,任凭那胡雍有通天大本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p>
“微臣一定办到!”</p>
“很好!以后,你就是兵部尚书了。”</p>
聪明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罕物!</p>
“谢殿下恩典,微臣一定为肝脑涂地,以报殿下知遇之恩!”</p>
“去吧!这份名单,越快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