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土豆番薯没能推广原因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土豆番薯没能推广原因(1 / 2)

薯片是什么东西?</p>

这是土豆,又不是番薯,为何叫薯片,不应该叫土豆皮吗?</p>

朱棣一脸迷茫,发出了疑问。</p>

顾正臣咳了咳,接过马三宝递过来的土豆片,言道:“土豆还有个别名,叫马铃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看这样子,是烧熟了之后制成的。”</p>

“可以吃?”</p>

邓镇冒了出来。</p>

顾正臣点头:“那是自然。”</p>

邓镇抢走了马三宝手中的土豆片,看着朱棣、朱棡等人想要刀人的目光,呵呵地递了过去,分到只剩下一片时,眼见吴忠要伸手,邓镇一口咬了下去。</p>

入口,香酥绵软。</p>

邓镇吞咽下去,忍不住赞道:“好吃!”</p>

朱棣、沐春等人见状也不再犹豫,先吃为敬,顾正臣眼见吴忠失落,将手中的“薯片”送了过去。</p>

吴忠也没客气,接过就往嘴边送。</p>

土豆这东西亦菜亦粮,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当主食,比如这里的印第安人,他们显然将土豆当饭吃了。</p>

朱棣吃过土豆片,意犹未尽,擦了擦手:“先生,这土豆确实不错,也能顶饱,若是能亩产十五石,种上三五亩地,五六口之家想挨饿都难啊。”</p>

朱棡舔了下手指头上的土豆泥,指了指背包一旁的土豆:“先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土豆,让大家都尝尝鲜如何?”</p>

顾正臣点了点头:“反正土豆不少,拿出来一些烤熟了吧。”</p>

生火,这附近有柴。</p>

垒灶,这附近有的是石头。</p>

在明火灭了之后,趁着灰烬热着,埋进去一些土豆,毕竟人多,以至于炊烟一片……</p>

顾正臣摸着一块块石头紧密贴合,没有缝隙的石屋,啧啧称奇,要知道石头与石头之间可没任何灰泥黏合,做到这个平整度,以他们这个时代的工具,确实了不起。</p>

“这条路,一定是通往库斯科,他们也一定是印加人。”</p>

顾正臣给出了十分坚定的判断,对众人道:“我建议停止前进,派一部分人返回大本营,将消息告知各路军士,让他们速速回撤过来,然后率至少五千人来到这里,之后前往库斯科!”</p>

人多,不是为了收拾印加人,就他们的战力,这八百人足够横扫了。</p>

多带人手的目的就一个,扛走更多的土豆。</p>

要不然就这八百人,一个人不带口粮了,背个五十斤回去,也不过只有四万斤土豆,按照一亩地需要四百斤土豆当种子,那也不过种植一百亩。</p>

就算是亩产十五石,收一茬下来一口不吃全当种子,那也不过种五六百亩地,想要实现万亩播种,多省同时种植,丰收惠民,那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p>

历史上明中后期出现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种植范围没起来,直至清朝种植面积才扩大起来,人口也迎来了爆炸,很多人以为明代不在意这些高产农作物,认为不重视。</p>

可你要知道,番薯进入大明的时候,那他娘的就是几根薯藤,还是万历二十一年的事了,距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五十一年了。</p>

就这点薯藤,你指望它一年结出多少,十年能结出多少?</p>

不是大明不重视,而是压根重视不起来,这东西的底子太薄,短时间内压根做不到推广,之后培育了几十年,大明没了,清朝捡漏的时候,才初成规模,得以大面积种植。</p>

你指望带回去几个土豆、几根薯藤,几年就种它个满天下,那纯属痴人说梦。</p>

要想提前几十年实现土豆、番薯普及,弄个满山满谷,必须带走大量的土豆才行。</p>

唯有大规模种植,才可能实现大规模普及。</p>

顾正臣想的是,回到大明,不说先种它个一千亩,那至少也应该种个五百亩,震震那些土鳖吧,尤其是汤和那家伙,欺负自己的账还没算呢,到时候就让他挖土豆,一挖一麻袋,一扛一麻袋……</p>

沐春看了看宽阔的山路,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这条路的尽头,一定是他们的都城!沿着这条路走,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土豆。这个时候让其他人撤下来,正是时候。”</p>

朱棣、方美等人都赞同。</p>

顾正臣见众人意见统一,便看向徐允恭。</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