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砚池听出沈婳话里的冷意,他没有说什么“都是一家人”、“事情都过去了”之类的屁话。
姜砚池不知道冷宫里的小公主都经历了什么。
但,也正是因为“不知道”,姜砚池才会分外理解。
皇后嫡女、太原王氏的外孙女,却在后宫无声无息,这本身就足以证明,小公主的日子一定过得非常不好。
但凡有一个人稍稍看重一下她,宫里都会有些许风声,小公主的境遇也就能好许多。
王家……过于凉薄了!
王家种了因,也就不能怪小公主对所谓舅舅丝毫都不在意的恶果。
“王刺史虽然能够影响到散关,但他到底不是散关的将军。”
姜砚池想告诉沈婳:王家只是郑启的姻亲,不是郑启的祖宗,还做不了郑启的主。
小公主若是想要利用散关的大军做局,不必太过顾虑王刺史。
沈婳听了这话,抬头看了眼姜砚池。
这人,顶着一张冰块脸,却说出了暖心的话。
“放心吧,王家与我,并无关系。”
沈婳不是原主,原主或许还会考虑血缘等因素。
沈婳完全不用考虑。
她唯一亏欠的就是原主,以及曾经救过这具身体的王嬷嬷。
其他人,真的只是陌生人。
王家?
沈婳既不会喜欢,也不会怨恨。
原因很简单,正常人会怨恨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吗?
没有爱,自然没有恨。
没有希望,也不会有失望。
沈婳的情绪非常稳定,心态也放得非常平。
“那就好!不过,元安那边,可能会利用王家的这层关系。”
因为诏书上有着印记陈旧的玉玺,姜砚池丝毫都没有怀疑,这是元安帝的手笔。
更不会认为,元安帝是在“临时抱佛脚”——去到仓州,见到了王刺史,这才想起王刺史是小公主的亲舅舅。
而为了拉近与王刺史的关系,元安帝这才册封小公主为万年公主!
真相不会是这样。
因为诏书是假的,而元安帝也早就赐死了小公主。
姜砚池还是来到沈婳身边,才知道了沈婳、王嬷嬷的身份,以及曾经的遭遇。
小公主和他姜砚池一样,在元安帝眼里,早就是死人了!
“无妨,本来就是要搅动风雨,多一个王刺史,或许会更热闹呢!”
沈婳丝毫不在意,甚至有点儿兴奋。
“传令下去,开拔!”
修整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她要尽快赶去仓州。
看戏嘛,当然要在现场看!
……
仓州。
刺史府。
“陛下,臣听闻,您将公主们都带在了身边,臣欢喜不已。”
“臣那个可怜的外甥女儿,应该也一起来了吧,多年未见,臣甚是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