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犴兽话音未落,又是一道强大的气息爆发,这次是一只鼠首生魂。
极云妖尊早有准备,依旧从嘴中吐出一只鼠首精魄让其吸收。
若不是要借助岷渊内的独特气息,还有此地惊人的杀伐,气运来提生风火云魂生杀幡,极云妖尊根本没有必要的来岷渊。
此次前行在猴阅等人眼里看来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实际上他为此行已经准备了一段极其漫长的时日。
当初的目的地也并不是一定就选择在岷渊,只是刚好碰到岷渊这边更合适。
要塞小城凭借着极为惊人的防御抵住了狼身岷蝎如潮水般的攻势。
狼身岷蝎的数量极其惊人,可在如此惊人的死伤下也开始后继乏力。
极云妖尊仰天怒吼一声,十二生肖亦是群起响应,各自化为一道幽影融入至极云妖尊体内。这一刻极云妖尊体内的妖气升到了顶点。
“恭喜妖尊,神通大成!”剩下的几个云犴兽纷纷大喜地上前道贺。
极云妖尊面色如常,眼神里甚至没有一丝情感上的波动。
顷刻间便有数千妖军在这接连的音波下惨死。
便在极云妖尊休整的功夫,其驻扎在岷渊之外的麾下妖军同样迎来了一场劫难。
对方几乎几度攻破要塞,十二只云犴兽战死五只,另有四只重伤退入要塞内养伤。
“妖尊大人这是准备冲击元神妖体之境了。”
极云妖尊与一干云犴兽就地休整,这浩大的天地灾劫结束,他们急需调养,后面想要离开岷渊也不是那么容易。
竟然还敢抵抗,真是不知死活。
经过短时间的调息,极云妖尊已经恢复如常,现在依旧保持着极其旺盛的战力。
猴阅奋起生平余力,双掌齐齐上向打出,轰然一声,狂猛无比的力道直接震得其鲜血直喷,整副身体扑地跪下来。
极云妖尊一步向前踏出,身后拖着长长的幽影,甚至连极云妖尊面部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从外面看上去似乎极云妖尊的外观一直都牛,马,鼠,虎等不同的面相中切换。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真金,你们能经历劫难的洗礼,日后前途也不可限量。有伤的抓紧养伤,稍作休整之后,随本座回去,冥斧霸玄逼本座甚紧,这笔债是时候跟对方讨还了。”
后又迎战了数支岷渊中的部族,实力有强有弱,其中强大的甚至要超过狼身岷蝎一截,最为凶悍地当数赤猊兽。
一阵呼号的狂风刮来,吹得四周一片飞沙走石,寻常妖物都难以稳住身形。甚至有不少修为较低的直接在这肆虐的狂风中身体被撕裂开来,化为大量残肢,混杂着血液掉落。
一股巨大法则波动气息横贯虚空而来,那里面侵蚀,腐朽的力量足以让任何一人为之色变。
与此同时,滔天洪流中料是幻化出一道道剑影,剑影成河冲击向极云妖尊。
十二生肖的生魂已经开始被他凝炼出来,不断被杀的敌人成了这大幡最好的养份。
那些生魂是极云妖尊的幡灵,必须要与其共同进退,可是他们只是其战兽,无法掺合到这种天地灾劫里面来,不仅帮不到极云妖尊,反而还会起到反效果。
“作为极云小儿的管家,听说你还有几分忠心,不过这实力未免也太差劲了一些。”霸玄不屑地说了一声,但凡他稍微用力一点,这会猴阅已经尸骨无存了。
原本那片墨青色的掩盖下,整片岷渊对他来说也是迷雾重重。
巨大的浪潮轰鸣声传来,虚空中水系法则之力所凝聚出来的水浪如怒海汪洋一般狂卷而来。
天地灾劫中的浩荡法则之力接连冲击之下已经突入要塞云城之内。
猴阅话音未落,一尊通体黝黑,身体如同巍峨大山般的家伙肩上扛着巨斧从风水中走出。
“前,前辈饶命!”猴阅眼中难掩惧意。
十二生肖生魂手持子幡,分别立于十二道城门之上,大幡挥动之下,形成一道道屏障怒海分波。
这也是极云妖尊选择岷渊作为突破境界的原因之一。通过这连番恶战收集了大量生魂,并且在战斗中磨砺出一批强者出来。
砰砰砰,极云妖尊单以掌势便将次递斩下的巨斧一一击溃。每一击打出,极云妖尊身形都在变化中,如龙游虚空,如虎暴蹿
整个云城要塞如同一座巨大的阵法,瞬间极云妖尊便能出现在要塞的任何一处。
接连的大战之下他也几次出手毙杀强敌,最为危险的一次以一敌四,依靠要塞云城的惊人防御与对方周旋,才险之又险地将对方击退。
“前辈都已经追到这里,想必心中早有答案,又何必多此一问。”猴阅惨笑一声,只是话音未落,其又腿便直接炸裂开来。
云城要塞之上顿时云雾涌动,与那墨青色的夜幕融合起来,形成一副黑云压城的厚重感。
风火云魂生杀幡的子幡也炼制到了十二杆,要塞云城的六道城门已经不足以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现在压力累积到了极云妖尊这边,需要尽快将要塞的另外六道城门炼制出来,与十二道子幡相吻合。
元神直接融入法则之力,这一刻眼中的天地更加通透。
此时的妖军已经是一片散沙,没有足够强者坐镇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冥斧霸玄的一合之敌。冥斧霸玄以一己之力压制得妖军士气全无。
为了度过这次天地灾劫,按极云妖尊的预计,能留下十二生肖为主的生魂便算是大赚。有十二生肖在手,便是冥玄霸玄这家伙,他也敢在突破之后跟对方碰一碰。
若是计划受挫,极云妖尊便只能退求其次,蛰伏一段时间后再去找对方算帐。
霸玄抬脚虚空一跺,那咆哮的风声中如同有什么东西被踩破了一般,炸裂的响声瞬间如同尖刺一般向四周震荡开来。
虽然瞒不过极云妖尊的双眼,却足以让相当一部分生魂短时间内难以分辨。一时间厮杀,惨叫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