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52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2 / 3)

粮草官奇怪的看了他们一眼,说道:“邓、泠两位将军正是代表你们各自的军队来索要粮草的……”

“你给了?”这次连刘备也加入了这异口同声的行列。

“是啊!今天正好是十日一次的派粮日。下官当然要给……”

“给了多少?”

“一人一万石。”

“怎么会这么多?”刘备大叫,两万石的粮食足够十万大军吃大半个月的了!

粮草官很是无辜的说道:“因为邓贤和泠苞两位将军说他们是帮全军一起领粮的,还说因为大战在即,士兵胃口暴增,所以要多领点……最主要的是,属下看见了张飞将军亲笔所写的手令!”

张飞在心痛之余,又一脸的迷糊:“我什么时候写过这种手令啊……”

刘备阴沉着脸问他道:“你是不是又违抗我的命令喝酒啦?”

张飞一张黑脸。也看不出有没有脸红,只是他的眼神突然间变得闪烁起来。不敢与刘备对视。他这样的表现不就是不打自招么?刘备当即就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见刘备现在的情况不宜问问题,庞统自觉的代劳:“现在我军的粮草还有多少?能够支撑多久?”

“马匹的草料到是挺多的,可粮食就最多只能支撑全军十五天的了!”看到主公和军中大佬们齐齐色变,粮草官赶紧补充道:“不过在这一两天还有一批新征收的粮食运到。到时候还可以多维持一个月……”

众人闻言又是一喜,只有庞统多问了一句:“那批粮草的押粮官是谁?”

“是杨怀和高沛两位将军。”

这一下,刘备他们的神色又突变为黯淡。刘备挥挥手,让颇有些莫名其妙的粮草官退下,对众文武说道:“各位,你们看眼下我军该如何是好啊?”

张飞心虚的看了刘备一眼,小声的问道:“要不,我们再征收一批粮食?”

刘备摇头道:“为了这次战争,我们已经在荆南征收了三次粮食了!再这么做。不用刘煜出兵,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能吃了我们!”

韩当试着说道:“主公,你看暂时退兵可以么?”

刘备拿眼看庞统。后者摇摇头,坚决的说道:“绝对不可!荆南、荆北,全靠这大江天堑,如果我们弃守,那北军必可长驱直入……”

“依军师之见,我们应该如何行事?”

“为今之计。只有破釜沉舟,在十天之内和北军一决生死……”

##########################################################

就在刘备他们决心和刘煜军决一死战时。刘煜却在帅帐中大摆筵席,款待携粮率军向他投诚的王累、吴懿、杨怀、高沛、吴兰、邓贤、泠苞等七人。举起酒樽,刘煜大笑着说道:“诸位能够弃暗投明,本王甚觉宽慰,来,本王敬你们一杯!”

“不敢,不敢……”七个人都是诚惶诚恐的饮尽杯中酒。

吴懿他们好歹也是西川名将,虽然落在刘煜军中不会再那么出彩,但当一个郡司马之类的官职还是胜任有余的!现在刘煜正在南征,各个占领区都需要这样的将领来镇守。虽然喜店军校的毕业生不少,但那毕竟多是纸上谈兵,像吴懿他们这样有实际经验的统兵大将,刘煜还是很乐于得到的!

“这有什么不敢的!”刘煜很是高兴的说道:“你们这次不但率军来降,更带来了这么多粮食。现在刘备军中恐怕余粮不多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功劳啊!本王现在就宣布,任命吴懿、杨怀、高沛、吴兰、邓贤、泠苞六人为镇军校尉,王累为军中主簿……”

虽然刘煜给他们的官职并没有他们在西川时那么大,但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看得清形势,对于刘煜给他们的待遇都很满意,跪地齐声谢恩。

吴懿看了大家一眼。恭顺的对刘煜说道:“王爷宽宏大量,不以我等附逆为罪,反而厚爱若此。我等只能以身相报,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刘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你们不必自责!你们原本就是刘璋属下,他既然决定投靠刘备,你们也是抗拒不得的。现在你们都做出了正确地选择,这就很好嘛!好了,都起来回到座位上。我们继续开怀畅饮……”

依言回位后,除了被刘煜洗脑的王累。其余的六员将领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由吴懿战战兢兢的说道:“王爷您误会了!故主刘璋原来并不是打算投靠刘备的,正相反,他原本希望的是投奔朝廷……”

刘煜微微有些惊讶。忍不住问道:“哦,还有这么一回事?”

吴懿点点头,详述道:“曹贼在张任那个叛徒的帮助下,几乎夺下我西川全境。故主刘璋知道事不可违,就准备带着我们和忠于他的万余军队北上,投靠朝廷。可当时北上的道路都被曹贼封锁了,我们只得顺江而下,想要借道荆州去往长安,可惜我们却在江上先遇到了刘备的巡江士兵!”

“难道是刘备将你们强行留下。并收编了你们的万余精兵吗?”

“正是。”吴懿气鼓鼓的说道。

“不是吧?”刘煜有些想不通的问道:“你们好歹也有万余人,怎么可能被刘备轻易扣押?只要你们稍微坚持一下,我军肯定就能前去救援你们的……”

吴懿他们都有些不好意思:“王爷。原先刘备并没有露出要收编我们的意思,只是让故主去他那儿休养几天,一叙兄弟情谊……”顿了顿,吴懿又解释道:“刘备在黄巾之乱时曾经在先主刘焉的帐下效力,所以识得故主刘璋!”

这个刘煜知道,《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得描述!在刘煜的示意下。吴懿接着道:“在刘备的府中,刘璋倒是被照顾的十分妥当。可每当我们提出要离开时,都被刘备声泪俱下的留住了!我们一直没有多想,只认为是以‘仁义’名满天下的刘备顾念着先主刘焉的恩惠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