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87章 秣马厉兵(3 / 3)

但大宋朝廷的团练一职,和节度使一样早就是一个虚衔,只是专门用来寄禄的,也就是用来确定俸禄等级的。</p>

所以,朝廷的那些所谓团练使,是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就是个用来定工资的行政级别。</p>

朝廷在之前的裁汰冗滥过程中,已经把这种毫无意义的寄禄虚职取消了。</p>

杨沅在潼川所推行的这种地方自卫武装,朝廷不需要给他们发放俸禄军饷,他们还得自掏腰包购置训练器材、兵器弓弩什么的。</p>

但是这能提高地方豪强的威信,他们在地方官府中的话语权也能增强,同时确实能够打击山贼流匪的生存空间,让地方豪强士绅更有安全感。</p>

因此,地方豪强是乐于这个钱的。</p>

毕竟一个地方也不只一个豪强,原本大家平起平坐,现在要成立地方自卫武装,全落在你家怎么成?</p>

你做正社,那我怎么也得抢个副社干干。</p>

而这种争抢,也就使得他们内部再度达成一种相互的牵扯与制衡。</p>

这些忠义社受到了当地豪强的大力支持,自然是甫一成立便卓见成效。</p>

杨沅安置过去的老兵,也受到了这些地方豪强的热烈欢迎。</p>

杨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些伤残老兵去控制地方豪强武装,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p>

让那些地方豪强们拥戴他,那就够了。</p>

这些伤残老兵是以教官身份去的,他们只负责教授训练,其他一概不管。</p>

那些地方豪强自然乐得钱请上这么一个有本事的来,提高自己这支地方团练武装的实力。</p>

这种以地方性结社性质存在的组织,杨沅作为一路大员就可以自己作主,不需要请示朝廷,这就给了杨沅极大的自主空间。</p>

杨沅目前没有把他正在研发改进火药武器的事情告诉朝廷。</p>

一个原因是,现在还没有彻底研究成功。</p>

如果报到朝廷,军器监等仍然处于机构迭架的诸多相关衙门,就会跳出来横加干预,一旦陷入不必要的推诿扯皮之中,就会误了正事。</p>

另一个原因是,他此来川峡的目的,是为了震慑西军。</p>

朝廷要清理整顿西军内部的种种不法行为,在肃清整顿之后,再以西军为主力,趁金国无力他顾之机讨伐西夏。</p>

可是不管是想对西军进行大规模的肃清和整顿,还是要出兵讨伐西夏,都需要一支镇得住它的军队。</p>

不然,尾大不掉的西军一旦毫无顾忌,谁知道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p>

这个时候,杨沅自然不愿提前暴露自己的大杀器。</p>

因为现在报告朝廷,西军三巨头必然知道。</p>

接着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把配方弄到手,这是毋庸置疑的。</p>

杨沅在潼川路的一系列举措,他的几个邻居都在关注着。</p>

直到目前为止,杨沅的所有举措中规中矩,并没有触及到谁的敏感神经。</p>

朝廷接下来,将要趁金国无力南顾的机会,腾出手来先解决西北问题,这一战略已经向西军三帅臣通气了。</p>

因此,杨沅积极筹措粮草、发展军工、训练民壮,是完全合理的举动。</p>

只有杨沅对潼川第一将进行大裁汰,并且重新招纳军士进行训练的消息,让他们稍生警觉。</p>

但那也不过是潼川一军之调整,杨沅应该是想有一支给力的护卫他的力量,倒也并不过分。</p>

此时,计老伯和老苟叔已经分别成为这两支新军的总教头,对这两支刚刚重新组建的军队,进行着残酷的训练。</p>

杨沅打算等潼川再发展稳固一段时间,容他腾出手来对人事上也进行一番调整。</p>

因为经过这半年多的观察,对于潼川各州府县的官吏们的能力、品性还有服从度,他也心中有数了。</p>

只是,还不等他趁着年终考评之机,对潼川路十六州的官吏们再进行一次大调整,利州中路的杨政部,却发生了一桩血案。</p>

杨政麾下大将裘皮儿,暴毙于他的宅邸之中。</p>

是病死、仇杀、情杀,还是其他原因,莫衷一是。</p>

但是由于杨政老迈,现在一心考虑子嗣后人的安置问题,正密谋向利西的吴家示好,利中人心浮动。</p>

因此,裘皮儿之死,产生了种种流言,令利州中路暗流汹涌。</p>

朝廷得到消息,急令杨沅就近赶赴利中,主持调查此案。</p>

正忙于发展壮大自身的杨沅,这才醒觉他身上还挂着一个右谏议大夫的身份。</p>

于是,杨沅只得暂且搁下人事调整的要事,以大宋总检察长的身份,赴利中公干。</p>

(本章完)</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