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10章 利中谁属(2 / 3)

但,下一驿铺已至。</p>

驿铺中的驿卒听到鸣铃声,就会直接派人骑上马,在驿站门前等候。</p>

金、银、铜急脚递的铃声不同,驿铺派出的接应马匹和驿卒等级也不同。</p>

等上一站的驿卒到了,直接马上交接,就像是四百米接力赛的交接棒,绝不浪费一点时间。</p>

杨沅就裘皮儿一案的侦破结果,正式上了奏章。</p>

同时,他还附了一本。</p>

查办裘皮儿案,是他奉旨此去利中的原因。</p>

但所有钦差,赴地方公干,都负有为天子体察民情、了解地方的义务,是可以就所见所闻加上所感,向天子上书的。</p>

在杨沅附的第二本奏中,他便提及了杨政之死,潘泓岳之死。</p>

关于这场动荡,利中军政大员一定会上书朝廷的,因此杨沅没有就此事的细节多作阐述。</p>

他主要是分析了导致利中接连出现大事的原因,并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议:</p>

请朝廷派一位资历老、军衔高、最好是有西军背景,能镇得住一众骄军悍将的老将军,出任利州中路都统制。</p>

依据这一标准,杨沅直接举荐了人选,首选张浚,次选杨存中。</p>

如果仅仅担任都统制有些高官低配,那就再给个太尉的官职也就成了。</p>

消息传回临安时,官家赵瑗正卧病在床。</p>

他之前在宗阳宫城楼上挨了兵部郎中雷应星一记铁拳,打到脾裂。</p>

只是这种内伤,从体表实难看的准确。</p>

再加上皇帝从成都回来后,积压了许多必须要由他亲自决断的国事。</p>

赵瑗日夜操劳,休养的不好,因此这内伤变成了暗疾,始终将养不好。</p>

如今一到深秋,气候变化,赵瑗的身体愈发不好,大半时间都在卧床静养。来自钦差的密报,是直接呈报御前的。</p>

赵瑗带病看罢,立即叫人去政事堂,把晋王赵璩、宰相沈该和魏良臣唤进了内宫。</p>

因为天子病体不愈,赵璩被抓了壮丁,如今虽然不是监国,却也待在政事堂,为他分忧处理国事。</p>

杨沅的密奏被晋王、沈相、魏相传看了一圈儿。</p>

赵瑗高卧在榻上,问道:“晋王,两位相公,以为如何?”</p>

沈该沉着脸色道:“官家,西军果然该大加整顿了。裘皮儿在自己的府邸里,被自己的女人伙同一个西夏间谍谋杀。</p>

南郑城里,堂堂太尉、一军主帅,被一偏将作乱杀害,如此种种,荒唐之极,足见西军管理之混乱,将佐之胆大包天,太目无王法了。”</p>

赵璩挑眉道:“所以,这何尝不是一个朝廷的好机会呢?”</p>

魏良臣沉吟道:“只是,张浚现在正主持我大宋全国的军改要务。</p>

杨存中则镇压三衙,并主持两淮驻屯军的补充、重建事务。</p>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p>

派谁去利中合适呢?”</p>

赵瑗想了一想,道:“此二人,一个负责的是我大宋军队的脱胎换骨,一个负责的是直面北国金人的军事防御,都是至关重要的所在,不宜轻易调去。”</p>

沈该道:“官家,大宋如欲北伐,最为可虑者便是西夏。最大的牵绊还是西夏。不先解决西夏,朝廷便不能全力北伐。而如欲伐西夏,整顿西军,刻不容缓。”</p>

赵瑗道:“朕自然明白。你们觉得,如果让兵部右侍郎兼权直学士沈虚中去利中如何?”</p>

魏良臣犹豫地道:“沈虚中无从军经历,往赴利中,恐难令利中悍将驯服。”</p>

沈虚中此人是宣和年间的进士,他是累官至如今这样的官职的。</p>

所以他虽然是兵部右侍郎,但实际上没带过一天兵,没打过一次仗。</p>

这样的文官去统领武将,或许在禁军甚而是两淮兵中还可以,毕竟是扛着天子任命的大旗。</p>

但是在西军……</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