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临安不夜侯 > 第711章 吾欲拜杨沅为义父

第711章 吾欲拜杨沅为义父(1 / 4)

临安,为了由谁坐镇利中,王相意见不一,难免又要起一番争执了。</p>

朝廷其实也很为难。</p>

鉴于川峡的特殊局势,只有张浚或者杨存中这样的老资格去了,才能镇得住。</p>

可是现在大宋全国的军制改革,正由张浚负责推动。</p>

两淮边军和中央禁军的重组,也要由杨存中来主持。</p>

临时抽调他们,是会影响大事的。</p>

而其他军界大佬,如李显忠、邵宏渊之流,现在还不够资格去弹压西军。</p>

况且,利中文武大员们已经主动上书,保举杨沅了。</p>

与其说他们是在举荐,不如说是利中的文武大员们,在一番利弊权衡之后,选出了一个能让各方都能接受的共同利益代理人。</p>

这时换一个人去,但凡不能叫他们心服口服,只怕就要再出大乱子。</p>

甚至是张浚或杨存中。</p>

杨政所遭遇的这场兵变,不就是前车之鉴么?</p>

因此,沈该和魏良臣虽然不情愿让杨沅再兼利州中路之主。</p>

可是,他们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提出来。</p>

……</p>

临安城里就利中之主的人选取舍不定的时候,杨沅一直等候在南郑。</p>

杨沅是奉旨赴利中调查裘皮儿一案的钦差大臣,但他是被皇帝就近从潼川府调过来的。</p>

做为钦差大臣,他同时还是潼川府路经略安抚使。</p>

因此,他自然没有千里迢迢押解徐夫人等一干人犯,长途跋涉回临安的道理。</p>

所以他暂时留在南郑城,一方面是因为杨太尉之死,他这个刚被认下来的本家兄弟,没理由不参加自己族兄的葬礼和善后事宜。</p>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边料理着丧事,正好等候朝廷消息,他也免得折腾。</p>

但他却不知,时寒等人上了一封联名荐举的奏章,却让他停驻南郑的行为有了不一样的解读。</p>

这是……一种变相的黄袍加身。</p>

杨政死的突然,又因兵变耽搁了两日,已经来不及通知各方。</p>

所以,除了利中本地的官绅要员,只有相邻的利州西路吴家、利州东路的温家和郭家,急急派了人来,参加杨太尉的葬礼。</p>

吴家派来的是吴璘之子,利州西路前军同统制吴挺。</p>

吴挺虚岁才刚过二十,就已是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将军了。</p>

不过,杨政到底因何而死,吴家显然也隐约有所猜测了。</p>

杨政既然死了,杨家军归并吴家军就有了无穷变数。</p>

再加上利中的文武大员对吴家颇有戒意,杨政的族弟杨沅又立场不明。</p>

因此,吴挺只是规规矩矩地参加了葬礼,没和任何一方多打交道。</p>

杨政一入土,他便连夜返回了利西。</p>

利东方面,温家的温泫臣派来了他的儿子,少帅温世双。</p>

郭家则由现在的家主,开州经略安抚使郭棣亲自赶来吊唁。</p>

当初郭玉岫以女子之身参加科考,实则是为了扩大影响然后告御状,要告的就是这个郭二。</p>

为此,杨沅还特意同他接触了一下。</p>

但一番接触下来,杨沅感觉此人谈吐谨慎,举止谦卑,倒不像个跋扈恶毒之人。</p>

不过,人不可貌相,表象这种东西最是靠不住。</p>

反正他已经让姬香带着音和小奈去利东布局了,此人的真面目究竟如何,一番明察暗访后必有答案。</p>

为免打草惊蛇,杨沅便也没有和他做出过多的接触。</p>

杨太尉是在停灵五天后出殡的,加上潘泓岳兵变耽误的两天,一共是七天。</p>

杨太尉入土时,因为路途遥远,朝廷对杨政的“追谥”还没有到。</p>

为此,杨太尉的碑便暂时没有立。</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