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中有火盆,温暖如春,她却有些不耐清寒的感觉。</p>
刀妃妃抱着双膝,安静地坐了一宿。</p>
少女满心的迷惘。</p>
天亮的时候,梵清行功三轮,又晨浴了一番,赶来邀她一起去吃早餐。</p>
看到梵清嫩颊泛红,大眼水灵,似乎一夜雨润娇的模样,</p>
刀妃妃心里忍不住掠过一丝莫名的酸意。</p>
啐!臭表脸!</p>
……</p>
杨沅自利中而返,取道而行时稍作选择,便可以经过蓬州了。</p>
蓬州知州陈士杰和吴家家主吴渊一起出城迎候。</p>
吴渊走的路线恰与杨连高相反。</p>
杨连高是大理-吐蕃-大宋-大理。</p>
吴渊却是大宋-吐蕃-大理-大宋。</p>
回程时,他专门去了一趟峨眉山。</p>
当年吴家将幼妹舍入佛门,只是因为幼妹体弱多病,希望得到佛光庇佑,保她性命。</p>
如今幼瑶已经长大成人,胎里带的体弱之疾已经痊愈,正是如似玉的年纪,自然不能再让她继续留在空门。</p>
伏虎寺住持是吴幼瑶的掌门大师姐,但实际上也是把她当成自己亲手带大的小女儿一般疼爱。</p>
对于吴渊要幼妹还俗的决定,她自然不会反对,而且欣然同意了。</p>
只是,还俗需要本人签署协议,交回度牒,寺里和官府的僧道司衙门做注销处理才成。</p>
可梵清却不在山上。</p>
初时,她只说要去山下一位熟识的善信家里小住几日,结果一直没有回来。</p>
住持派人前去寻找,才从那户人家取回一封梵清的信件。</p>
她说,感觉修行遇到了迟滞,决定云游一番,陶冶心境。</p>
住持虽然担心她的安全,可天下之大,谁知道她去了哪里,根本无从寻觅。</p>
如今吴渊来了,正好对他说起此事。</p>
吴渊听了,也是为幼妹担心不已。</p>
不过伏虎寺住持说了,梵清一身禅功,出神入化。</p>
所以,除非遭人暗算,否则天下大可去得。</p>
同时梵清习得“他心通”神功,如果有人对她心存恶意,她能立生感应。</p>
因为这番话,吴渊才稍稍宽心,但也在拜托知交好友、各地山门,帮他打听着小妹的下落。</p>
不想,当他赶到城外十里亭和陈知州一起迎候杨沅大驾的时候,却赫然看到了一身僧衣、头戴尼帽,骑在马上,伴在杨沅身边的小妹幼瑶。</p>
“小妹?!”</p>
“大哥!”</p>
梵清从没来过蓬州城,不过,她知道这里就是自己的生身之地。</p>
因此,初到蓬州城,她难免有种新奇、激动的感觉。</p>
只是她也没有想到,还没进蓬州城,便见到了大哥吴渊。</p>
两人虽非同母,却是同父,吴渊做为他们这一门的长兄,从她小时候起陪伴父亲上山看她,再到后来接替父亲上山看她,是她在俗世中最亲的人了。</p>
此时一见长兄,小梵清不禁满腹委屈。</p>
原来在山上见到大哥时,还稽首施礼,一口一个“吴施主”,这时却情不自禁叫了声“大哥”。</p>
满腹的委屈,顿时化作了眼泪汪汪。</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