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43章 春天来了(2 / 3)

那太监喝着茶,眼角余光也在扫着刘锜的动作。</p>

见白须飘飘的刘锜如此冷静,不由暗赞一声,此人果然有大将之风。</p>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p>

他和西军三帅臣吴玠、杨政、郭浩都是老乡,而且都是一个县的。</p>

这位老哥任陇右都护时,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胜,西夏小儿夜啼,还真是被母亲用“刘都护来了”,恐吓他闭嘴的。</p>

张浚巡视边军的时候,对他甚为赏识,进一步提拔了他,曾长期任职于川陕甘一带。</p>

绍兴十一年,与金兀术一战,主帅张俊(注意不是张浚)为争功遣开刘锜,自己与杨存中淮上耀兵。</p>

结果因为轻敌,杨存中、王德被金伏兵所袭而大败。</p>

张俊仓惶南逃渡江,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只在刘锜部没有发生。</p>

刘锜“按部位,整旌旗,最后徐行”,驻军历阳,奏请准许后,才从容渡江回归太平州。</p>

这一比,愈发显得张俊无能,因此对他怀恨在心。</p>

不久,高宗在秦桧谗言下,罢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的兵权,张俊见势不妙,果断投靠秦桧。</p>

刘锜心灰意冷,自请退闲,被罢了军权,改任荆南府(今湖北江陵)知府。</p>

十年前,他就以提举江州太平观的身份退休荣养了。</p>

不过,三年前魏良臣认为如此名将,不应久闲,所以举荐刘锜任潭州(长沙)知府。</p>

于是,老刘就蛰伏在潭州,做了三年知府。</p>

如今,眼看任期将满,本也料到朝廷对他必然另有安排,只是如何安排,就非他所能知道的了。</p>

那中官看着,就见刘锜认真地看完了密诏。</p>

这份密诏不像是一份普通的任命诏书。</p>

因为,他看的太久了。</p>

刘锜一字一句、字斟句酌地看完长长的一篇密旨,将它轻轻平摊在了桌上。</p>

质料最佳的黄绸,在灯光下闪着黄金一般的光泽。</p>

黄绸上隐纹的蟠龙图案若隐若现。</p>

加太尉衔,任夔州路经略安抚使司,协同潼川路经略安抚使司杨沅,迅速解决利州东路温、郭两家内耗争端,对利州中路驻军进行全面整顿……刘锜把密诏的重点提炼了出来,思量了许久。</p>

最后,他的思维忽然转到了另一个问题上。</p>

我是太尉,但,官家要我协同杨沅做事。</p>

不出所料的话,这杨沅就是官家心中的储相了。</p>

以他现在这般年纪,只要不栽跟头,他就是大宋政坛上,未来那颗最耀眼也最长久的星。</p>

想到这里,刘锜不禁微微一笑。</p>

他和杨沅虽然没有什么接触,但是对杨沅的丰功伟绩却并非没有耳闻。</p>

对这个年轻人,他是很欣赏的。</p>

……</p>

川中建设如火如荼。</p>

哪怕正旦期间也没有停歇几天。</p>

当初秦国修秦直道,历时两年余。</p>

但杨沅是在现有道路上进行平整、加固和拓宽。</p>

而且他采用了统一标准,分段招商。</p>

各地官府督建负责、吴渊任总监验收的办法。</p>

同时他并不要求按照严苛的秦直道的标准去修建这条路。</p>

因为他很急。</p>

如此算来,一年的功夫,这条驰道工程,就能基本完工。</p>

顶多到时候有部分路段,会因为特殊的山川地理情况再延后一段时间。</p>

那就基本上不会影响他调动大军了。</p>

剑州那边,也在为经略安抚使府建造新府衙。</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