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p>
布藏库首领太监惊诧不已,连忙从宫墙上探头向外望去。</p>
两盏宫灯左右辉映,中间一个美丽的妇人,娉婷而立,周身上下,无处不媚。</p>
见城墙上有人探出头来,那任太后夺过一盏灯笼,往旁边举高。</p>
宫灯之下,照亮了一张惨白的脸庞,那是……皇帝陛下?</p>
李仁孝失魂落魄地道:“开门吧。”</p>
布藏库大门洞开,国玺、虎符、令箭等,控制西夏全国军政的所有信物,就此落在任得敬和杨沅手中。</p>
宫外厮杀仍在继续。</p>
任得敬和杨沅已经在重重护卫下前往皇宫。</p>
他们要迅速利用玉玺和虎符、令箭,对西夏全力军民发布各种命令,进行权力移交。</p>
西夏皇城各处,战事仍然此起彼伏。</p>
虎控军官兵在战斗,想要勤王的王公大臣聚集了家将家丁家奴,也持械冲上了街头。</p>
任家私调入京的兵马,还有开封府尹任得恭的捕快、民壮兵,任得聪殿前司的兵,与这些人马一场混战。</p>
晓色微明时,西夏皇宫内已经完全停止了战斗,一片安静。</p>
各处宫门要道,都有兵马守卫,宫里的太监宫娥们已经被集中起来,开始搬运尸体,洒扫宫苑。</p>
宫里的管事太监们捧着自己负责管理的财产簿子、打理事务的职事簿子,毕恭毕敬地跪在皇帝的勤政殿前,等着任得敬随时问话。</p>
勤政殿内,任得敬和杨沅并肩上坐。</p>
美艳无双的任太后陪坐于一侧,帮着料理宫中事务,西夏皇帝李仁孝面如土色地被四名甲士拘坐于另外一侧。</p>
杨沅和任得敬正在紧急善后。</p>
西夏大街上,全副武装的带甲兵卒在奔行驰骋。</p>
本该一早上朝的西夏大臣们,派了亲信家将,小心翼翼地扒着大门缝儿,等候着事情真相的到来。</p>
他们之中有些迟钝的,直到此时还不知道究竟是谁反了,以及造反成没成功。</p>
京城已被任得敬的势力彻底控制,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清洗。</p>
天子五卫中的大通军,驻地距离京城只有四十里。</p>
此时,大通军的五千兵马已经得到消息,正匆匆赶往皇城。</p>
皇城城墙之上,滚木擂石、一匣匣箭矢正在搬运上去,准备击退大通军的进攻。</p>
河套地区很多地方的驻军,早已由任家控制的,此刻都按兵不动。</p>
仍然效忠于拔跋氏的武装,此时还不知道京城剧变。</p>
而时寒、郭棣等大宋兵马,过了应理城后,便在西夏内应的配合下,分路进击,截围仍然忠于西夏皇帝的军队。</p>
他们要抢在这些武装获悉消息之前,对他们实施包围。</p>
其中高敢、杨万里、陆游、甘泉等一行人,率领行营和火器营、疯魔营官兵,疾驰兴庆府,以接收、掌控这座西夏皇城。</p>
此次西夏政变,由于内应是实力还在西夏皇帝之上的大夏国相任得敬,可以说其顺利程度,在西夏国的历次政变中,都是前所未有的。</p>
政变次日中午的时候,兴庆城内就已基本恢复了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p>
虽然,很多地方多了许多持戟佩刀的官兵巡弋。</p>
大通军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在京城已经失陷,且守城器械充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打进城来。</p>
他们只有五千人,如果能杀进城来尚有一番作为。</p>
但只是用来攻城的话,就算有攻城器械,也不足以产生威胁。</p>
因此在留下几百具尸体之后,就萌生了退兵之意。</p>
可这时候,西夏皇帝李仁孝被推上了城头。</p>
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三位披头散发、沮丧不已的亲王……</p>
西夏皇帝和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三位亲王,俱被生擒活捉。</p>
大通军虽然忠于西夏皇帝,可是面对这种局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p>
大通军的将领们在阵前开了一个小会。</p>
他们研究出来的应对方案分别如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