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26章 燕王!(3 / 3)

众人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p>

杨沅冷眼看着,只觉得他们吵闹。</p>

他们所议论的,似乎与他毫不相干。</p>

反正,他早已知道了,封王,位极人臣。</p>

功已不能再高,爵也不能再升,他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也。</p>

倒也不错,这些年东征西讨的,连自己的孩子都有好几个出生时他不在身边。</p>

以后的日子,可以多陪陪家人。</p>

杨沅这边胡乱想着,那边晋王赵璩已经一锤定音了。</p>

以杨沅之功,他认为理当封王。</p>

两宋一共三百多年历史,只出过不到三十位国公,五个生前封王的异姓王。</p>

但是论功绩,杨沅是真够资格封王。</p>

尤其是,这王爵一代而终,并不世袭,而一旦封王,也就注定了他要离朝政远了。</p>

以此为代价,哪怕是杨沅的政敌,这时也做不出拖后腿的事来。</p>

于是,这封爵的闹剧,也便就此确定了下来。</p>

小皇帝赵愭想到赵谌所说,要格外加恩、优容,在亲政之前,还要有所掩饰的话。</p>

他便清咳一声,朗声道:“晋王所言有理,以杨卿之功,这个王……当得。”</p>

赵愭微笑道:“依朕看,杨卿就封燕王好了,杨卿与朕的王叔一向交好,燕晋相邻,更显友好,如何?”</p>

杨沅站起身来,叉手道:“陛下隆恩,臣岂敢推辞。”</p>

左司谏李渡欢原是东宫属官,赵愭登基后,从东宫官变成了朝官。</p>

司谏负责纠正朝政缺失、任命不当、违法行为等行为。</p>

这时他便顺势出班,拱手道:“陛下,杨沅受封王爵,这右谏议大夫、川陕暨陇右宣抚使之职,就该交卸出来了。</p>

不知可由何人出任,还请天子示下。”</p>

赵愭把脸一沉,故作不悦地道:“杨卿出镇潼川之前,虽然挂着右谏议大夫的官职,但朝中职司,一日不可或缺,早就有人补缺上去。</p>

杨卿卸任既可,此职本无空缺,无需再任。至于川陕暨陇右宣抚使……”</p>

赵愭看向杨沅,道:“朝中还有何人比杨卿更加熟悉这三地事务?</p>

朕封杨卿为王,是因为杨卿的功劳。</p>

杨卿正当而立之年,还要大有作为之时,难道就此闲适养老吗?</p>

这川陕既陇右宣抚使,仍由杨卿遥领便是。”</p>

杨沅哑然失笑,听前半句,他还真以为这小皇帝毫无芥蒂,仍然要重用他。</p>

只是不放心他领兵在外,所以要加一道限制。</p>

如今这“遥领”一出,果然是个面子工程罢了。</p>

一见杨沅忍不住失笑,赵愭也是心中微虚。</p>

他便清咳一声,加补道:“杨沅封王,食邑万户,再加一千户,赐‘三不朝’!”</p>

群臣听了,又是一种骚动。</p>

一些以为杨沅就此要远离朝政的,都以为当真是圣恩隆宠了。</p>

所谓“三不朝”,就是指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p>

放眼整个大宋历史上,有此殊荣待遇的,也只岳飞一人而已。</p>

现在,又多了个杨沅。</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