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玄幻小说 > 迷茫大明 > 第454章 偷天换日(十五)

第454章 偷天换日(十五)(2 / 3)

“我可是听说,益王道现在还没有子嗣,听说东兴港将靖海侯的嫡子过继给了益王?”

“还有这事?益王不可能将这大宝之位传给一个义子吧?”

“谁知道呢,不过,靖海侯嫡子就算不能继承大宝,一个亲王是怎么也跑不了的......。”

次日一早,辰时四刻,胡万里摆开卤簿大驾,坐着大辂车浩浩荡荡的从朝阳门进了城,再经大明门进了皇城,万众跪迎的情景是没有的,所过之处,不见一个官员士绅百姓,这是为了预防出现意外,也是皇帝出巡的规矩,所过之处,必须清道,所有军民人等一律回避。

胡万里坐在宽大的大辂车上,无聊的打量着仪仗队伍中的各种各样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华盖、执扇、孔雀雉尾和鸾凤、孔雀雉尾、幢、幡、纛、旗、旌,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金钺、金鼓、铜角、钲、鼓、拂尘、金炉、香盒等等玩意。

这些仪仗队都是从刘思武、李健二人昨日从皇宫里库房清理出来的。仅是这些个仪仗队就有二千人,他乘坐的装饰精美的大辂车也是嘉靖留下的。这是皇帝乘坐的最高规格的辇车,车顶的华盖、车尾的旌旗包括流苏均是皇家专用的杏黄色,车上所有杆头的顶端,包括车辕与旗竿都以龙头装饰。

车上分别陈设着一屏风一条案和一扶手椅,屏风和条案上均镶嵌着金丝图案,高贵而文雅,车的围栏及扶梯的柱头以及装饰花板都是以象牙制成的,两个车轮更镶嵌了几百粒宝石。后世的什么名车在这面前都是渣,就是速度慢了点,让胡万里有些不爽。

大辂车一进大明门,城楼上下和整齐排列在千步廊的两边的数万兵丁都举手敬礼,高呼“益王万岁!益王万岁!”数万人的齐声高呼简直是惊天动地,胡万里登时来了精神,在车上频频招手。这一举动更是令一众官兵兴奋,高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响彻云霄。

南京,距离慈善总会不远的一处园子——缘园。

虽是过了六月盛夏,但七月的南京城仍然是酷暑难当,慈善总会的总会长周志伟坐在树荫下。悠闲的看书品茶,似乎是悠闲自在,但他自己清楚,一本书一个上午也没翻一页,他心思根本就不在书上。

嘉靖西逃。东兴港大军在京师城外扎下大营,益王进京。东兴港传信着慈善总会将北方各省银号转移现银,他不清楚东兴港此举是何用意,但却知道慈善会名下的银号有危险,自然是不会怠慢,赶紧的飞鸽传书通知全国各省银号,马上转移现银。

他很清楚,迈出这一步,慈善会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卷进了这场巨大的皇位之争的漩涡之中,如今除了紧跟东兴港走,别无他途,若是胡万里还在,他倒是不太担心,但如今胡万里身故,他甚至连东兴港真正的主事人是谁都不清楚,自然是有些忐忑不安。

一个小厮快步走近,躬身道:“老爷,金陵报王承明王公子来了。”

王承明来了?看来京师又有新消息了,周志伟轻叹了一声,才道:“请他进来。”说着便站起身,进了房间,正所谓隔墙有耳,虽说身边都是买来并一手带出来的小厮仆从,但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大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祸连九族,他不敢不谨慎。

房间里比外面闷热多了,稍稍一动便是一身汗,周志伟准备好茶水,坐下身便抽出折扇不紧不慢的扇着,很快,王承明便快步走了进来,微微一拱手,他便随意的在下首落座,取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低声道:“本中兄,这是京师才送来的,要求在金陵报刊载。”

周志伟略微扫了几眼,便沉声问道:“谁的密签?”

“上面有薛良辅、刘思武、李健三人的花押。”王承明低声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分信函同时有三人的花押,这说明东兴港对此事极度重视。”说着,他便取出原件递了过去,接着说道:“益王这份告天下书一旦刊载,金陵报就再没有退路,谁都知道,慈善会与金陵报的关系,这事小弟不敢擅专,还望本中兄斟酌。”

周志伟看了一眼原件上的花押,略微沉吟,才道:“平宽是何想法?”

略微沉吟,王承明才道:“东兴港与慈善会、金陵报是何关系,人尽皆知,这些年来东兴港对慈善会和金陵报可谓是百般回护,此番突然逼迫咱们表明立场,咱们也应该义无反顾!”他说的大义凛然,实则是因为他很清楚,东兴港现在的主事人就是徐清曼!这种事,他没法拒绝,也不敢拒绝!

周志伟微微点了点头,慈善会早就被卷进去了,如今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没什么好犹豫的,略微沉吟,他才道:“南京官场对这场靖难之役是何态度?”

“还能有何态度?”王承明不屑的说道:“文皇帝就是靖难之后上位的,东兴港兵力虽少。但战力强悍,皇上连京师都不敢坚守。便弃城而逃,前往太原,如今这局势谁能看的清楚?南京的所有勋臣官员尽皆都是心存观望,谁也不提这事,反正皇上也没旨意,大家都乐的装糊涂。”

“这事透着古怪......。”周志伟说了一句,便打住了话头,啜了口凉茶。他才摇着折扇,道:“如今局势不明,南京一众官员心存观望很正常,金陵报刊载益王这道令旨,等若是旗帜鲜明的支持益王,虽说目前不会有麻烦,但还是要多加小心。防着官府封禁金陵报,以后益王肯定还会有令旨要刊载,将金陵报印刷作坊分拆开来,以免被一锅端了。”

王承明忙颌首道:“本中兄虑的是。”

“还有。”周志伟接着道:“明日金陵报加印五千份,在南京不要急着发卖,推迟半日。等发往外地的报纸都送出之后,南京再开始发卖,以免官府收缴。”

“在下谨尊本中兄吩咐。”王承明说着一顿,道:“还有个消息,朝廷海州水师舰队昨日全军覆灭。这事是否也在金陵报上刊载?”

海州舰队也全军覆灭了吗?这对东兴港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略微沉吟。周志伟才道:“如今没什么好忌讳的,多东兴港有利的消息,都直接刊载。”

次日一早,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没听见熟悉的卖报声,这令南京的官员士绅商贾都颇觉奇怪,金陵报停刊了?还是被封禁了?怎的没出报纸,各个茶楼更是议论纷纷,早就习惯了喝早茶看报纸谈事情的一众茶客都是老大的不自在,邻近长青园的茶楼——飘香楼还特意派伙计去了金陵报馆打探情况。

一直到了晌午,南京城内才传出了报童清脆的声音,“卖报,卖报,快看益王昭告天下书!益王入主京师!朝廷海州水师舰队全军覆灭!”

所有的金陵报随即被一抢而空,随着金陵报的发售,整个南京都轰动起来。

看完报纸,王廷相便急忙赶回府邸,更衣之后,也不带随从,直接后后门出了府,叫了顶青布小轿,在大街上兜了两转,他才奔缘园而去,进的园子,他便直奔后院而去,见的周志伟在树荫下乘凉,他不由的笑道:“本中倒是闲暇。”

周志伟早就闻报他来了,当即便起身一揖,笑道:“就知浚川公一准会上门,屋里请。”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房间,王廷相一不客气,径直坐下道:“慈善会这是表明态度支持益王?本中就不担心慈善会灰飞烟灭?”

周志伟在下首缓缓坐下道:“浚川公也不是外人,何必明知故问?慈善会有的选择吗?”

“老夫自然清楚慈善会与东兴港的关系,但东兴港鞭长莫及,若是东南各省查封慈善会......。”说到这里,王廷相打住了话头,狐疑的看着周志伟,道:“慈善会各省银号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浚川公所料不错。”周志伟颌首道:“‘汇通银号’如今已是空壳。”

“好手段!”王廷相沉声道:”本能否实言相告,东兴港如今究竟是谁在主事?”

“不瞒浚川公,在下也不知道。”周志伟起身为他斟了杯茶,才道:“与在下联系的是薛良辅,但他肯定不是主事人,这事别说浚川公,在下也一直颇为疑惑,按说东兴港主事之人应该是靖海侯夫人才是,但她一个妇道人家,如何会有这等魄力?”

胡万里!胡万里没死!王廷相现在几乎已经敢肯定胡万里没死!若是胡万里征倭身亡,东兴港遭逢大变,必然是以稳定为主,不可能马上就做出支持益王朱厚烨发动靖难之役这等重大决定!更不会冒险从天津登陆,直接攻打京师!也不会花费巨额银两支持益王给官员加俸禄,全国免税!这几乎是倾东兴港之力来支持益王靖难,东兴港谁有如此魄力?唯有一个解释,胡万里没死!胡万里既然没死,他又在哪里?

默然良久,他才沉声道:“东兴港隐藏了兵力不成?难道不止明面上的这六万兵力?”

“这就不清楚了。”周志伟微微摇头道:“东兴港地盘太多,又颇为分散。随便哪里不能隐藏个二三万兵马。”

听的这话,王廷相不由一阵无语。若是胡万里没死,手头又握有两三万兵马,他会打哪里?南京?

周志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见他不吭声便试探着道:“如今京师四品以上官员尽皆随皇上去了太原,南京就没有官员看好益王?”

“益王想到南京挖官员?”王廷相警惕的看了他一眼,才道:“皇上西巡,九边重镇还有四十余万边军,东兴港虽是进了京师。却未必能够在京师立稳脚跟,京师迟早有一场大战,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没有官员愿意在这时候去京师冒险。”

京师迟早有一场大战?周志伟心里不由一动,东兴港吩咐他将北方几省的银号现银转移,是不是就是为京师的大战做准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用系统啊 独立根据地 大萌主 道士闯韩娱 九玄破天 签到系统藏道书院 幻想乡的一己之见 真道纵横 佣兵小子 灵案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