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欧罗巴大陆,对于大明来说还相当的原始。
朱瀚缓缓来到上首,冰冷的视线,在这些粮商的身上一一扫过:“不错嘛,才几天不见,各位的气色看起来就比以前好了许多。”
刘崧固然刚直不阿,正直果断,可有些位置还真就不能让这些人上。
这个时代,一个真正的蠢人,是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的。
仁慈一点的,有可能负责一日三餐,狠一点的话一天说不定就给一碗米粥。
就这个事,可是让朱瀚在民间积累了不少的名望。
朱瀚放下奏章,揉了揉眼睛这才站了起来:“走,跟本王去见见这些粮商?他们这是无法无天了,之前对本王的承诺,难道都不记得了?”
以前是打仗,对于敌人自然是百无禁忌,什么手段都能够尽管使用。
不过对于一个人地态度,还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判断力的。
毕竟,以前的徭役,可不是人干的。
不过根据之前那一次地经验,朱瀚这位财神爷,说不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场财运。
在这其中,胖的最明显的,就要属刘氏商行的掌柜刘平安。
加急雇佣工人,工钱自然就会提高一些。
而不像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刘申弘也不害怕,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王爷,我说的可都是心里话,可不是拍马屁。”
“本王可要恭喜各位,全都赚钱赚到手软了。”
刘基本身的能力,虽然只是这个时期士大夫的顶尖水平,但是他有一个连李善长跟胡惟庸都比不了到优势。
虽然不是说不能更进一步,还能弄个封号王爵。
“偏偏还学得这么生硬?赶紧给本王滚干活,再敢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信不信本王扒了你的皮?”
又看了几封刘基书写的文书之后,朱瀚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刘崧会渐渐听从刘基了。
实在是刘基这家伙,做的太过面面俱到了。
那模样,就仿佛生怕碰到了朱瀚而视线,就直接被朱瀚拉出去砍了似的。
同时,也是沈万三地远亲之一。
看到朱瀚脸色地瞬间,所有粮商心中同时就是一颤。
毕竟,这个功劳对他来说,也实在没什么用。
这些被冠以古代王朝名号的王爵,应该是这个时代除了皇帝之外,最为尊贵的称号。
所以,华夏本土还处在和平发展的时期。
对别人来说,华夏本土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广袤的土地了。
但是仅仅几天时间,这种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瀚拿起笔,有心想要提点刘崧一番。
所以在面对如此异常情况,才没有直接引起民怨。
就在粮商们激动的神色之中。
这段时间朱瀚就发现,在刘崧给他的书信之中,对刘基有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
那他现在的封地怎么办?
总不能王爵升了,封地却拿双份,别人看了怎么想?
这种亏本的买卖,他朱瀚是绝对不要做的。
现在改成雇制,虽然是一个仁政。
朱瀚当时叫一个无语,刘崧能够严格遵守他的命令,这点他很是欣慰。
大同知府吴振,也曾经去亲自观摩过火车。
他现在都是英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