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93章 英王要翻脸(4 / 4)

但是同样的,这样的人也只相信自己的信念,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种微妙的时候,那些粮商们哪里敢答话啊?

纷纷低下头去,连看都不敢看朱瀚一眼。

这一点,却不是刘崧能够比的。

“王爷英明,我们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完。”刘申弘赶紧送上生硬的马屁。

但凡能够掌控朝堂的皇帝,不管历史上的名声如何,都绝对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

哪怕已经到了他现在这个年纪,这家伙地学习能力,依旧相当恐怖。

脸色如同寒冰一般的朱瀚,缓步走了进来。

就比如在朱瀚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刘基就直接提议,扩大铁路建设的投入。

这种应变能力,恰恰是刘崧最为欠缺的。

朱瀚所说的很多东西,刘基只是在旁边听过几遍,自己回去研究一下,就能够想通。

但是吴振这样的士大,对于经济之道,懂的实在太过粗浅。

表面上,朱瀚当然还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是当然,本王的计策什么时候出过错?”

但是这家伙难道就没算过一笔账么?

现在这个时候,铁路多修一公里,就能让粮食的损耗极大减少。

如果封个齐王,看起来他的地位是提高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最近接天连日有人宴请,也不怪刘平安的气色如此只好。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刘家就是大同府的地头蛇。

虽然刘崧也有这,这个时代读书人特有的毛病。

在这个时代做生意,想要完全不用亲族,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而且当时,朱瀚也还没有抵达大同,所以路上也没浪费多少时间。

虽然这些奏章都是快马加鞭送过来的。

朱瀚自问,哪怕是他现在在燕京,做的也不会比刘基好太多。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雇佣工人就要花钱

“滚!”朱瀚作势欲打,刘申弘假装躲闪,飞速后退离开。

总而言之,现在的燕京。

有的时候朱瀚也感慨,皇帝这个职业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刘基也不是传言之中,那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刘伯温。

等把他们这些商人养肥了,再一口气宰了吃肉。

但是,朱瀚并不想要那些封号。

毕竟,任何加快工程进度的提议,都代表着预算的增加。

他如果写信,让刘崧注意一点刘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恐怕都会引起刘崧都不满。

不客气的说,光是这几天所赚的银子,比刘家以往十年见过的都多。

只要能够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哪怕那些事情他十分讨厌甚至是反感,他也会努力的去做,不会打任何折扣。

但凡换成另外一个人来做这件事,说不定都会被愤怒的百姓们当场打死。

沈帘此时就笑着向朱瀚保全道:“这全都是仰仗王爷的照顾,我沈家上下感激不尽。”

“王爷如果有何差遣请尽管吩咐,我沈家一定全力以赴。”

听到这话,那些粮商们差点把沈帘骂死。

这跟对朱瀚说,我们这些猪已经肥拉,快点来杀我们吃肉,有什么区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