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95章 弹劾跟吹捧(2 / 3)

不管哪一天,老朱只要批阅奏章,就能够收到类似的弹劾。

这大同的旱灾,全都是英王朱瀚,凭借一己之力生生扭转过来的。

“臣听人言,半余月前,有眼睛百姓曾经在大街上,高呼英王殿下万岁。”

否则的话,自己这个皇帝不是白当了?

好,老朱都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比的。

他对朱标这个太子虽然很满意,不论人品,学识,能力都是上上之选。

这是大同知府吴振,专门写给朱元璋汇报大同现在情况的奏本。

而且此人还是分阴险,全都是一副打着为英王殿下好,他这是在帮助英王殿下洗脱冤情的模样。

说起这个,朱元璋就得意的笑了起来。

老朱吩咐身边的随侍太监:“捡起来,让人抄录一份儿,给英王送过去。”

幸亏他机智,没有上这个当。

“咱一直都觉得,其实七五比咱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等七五知道的他们做的这些事,肯定不会轻易饶了他们,到时候操场上免不了一阵鸡飞狗跳。”

四两银子,一石粮食。

马皇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重八,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事儿从我开始就要立下规矩。只有这样,后世子孙才有迹可循。”

类似这样的话,在这份奏章上简直不要太多。

竟然写的格外的详细。

而应天府这边,对于朱瀚的弹劾,更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我觉得,这件事你最好还是不要再想了,我看七五是真的没有当皇帝的意思。”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吴振也不知道是不是兴奋过度。

看到自己的结发妻子,朱院长脸上得意的神色越发浓郁起来。

就比如其中一句。

不知道的怕不是还真以为,这家伙是全心全意为朱瀚着想呢。

尤其是最近一年,他已经越来越多的感觉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只是虽然能够解决,可终究还是有不少流民,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进入大同府的境内。

最后,大同知府吴振还感慨了一句:“难民们的生活,比之府城百姓还略强一些。”

跟以往,把难民们丢在城外,任其自生自灭不同。

这也就是朱瀚来了,否则就大同这种程度的旱灾,早就已经尸横遍野,民变四起了。

这就不太属于正式朝廷公务的范围。

“臣认为此事无比可以,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构陷英王殿下。”

截止于这封奏本发出的时候,大同府已经彻底不缺粮了。

结果到了最后,老朱成了真正的实权董事长,朱瀚却成了一个只拿分红的股东。

朱元璋无语:“好好好,总之咱说不过你就是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奏本,没有什么关于朝政的消息,你放心大胆的看便是。”

哈哈大笑着,凑到马皇后的耳边,低声说道:“妹子,咱跟你说……”

这份奏章用的是淡蓝色的外皮,很显然,并不是正式的公务行文,而只是用于汇报事情的奏本。

就好像,如果不弹劾朱瀚,他们就没事干了似的。

当然,主要是忙着救灾。

只是这个时空的朱元璋,是在朱瀚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如果没有朱瀚的帮助,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而且事后有很多人都曾经分析过,按照大同现在的灾害规模,如果不是朱瀚,将粮食的价格界定在四两银子。

可唯一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朱院长是真的觉得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朱院长随手拿出一份奏章,交给马皇后道:“看看,咱都不知道,七五究竟给这个大同知府,灌了什么米汤,能让他这么为他说话。”

自己飞黄腾达了,老朱家的所有人自然也要跟着鸡犬升天嘛。

可最后所有人都发现,英王朱瀚是正确的。

老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他之所以能做这个江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朱瀚。

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朱瀚劝说,自己也不可能下定决心参加义军。

否则的话,老朱滤过之后也不会到处分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