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刚才不是说了不能够阻塞沿路吗?各位大人可以说话,我等难道就不能够说了吗?”
可惜这里是应天府,是早朝前,官员们等待上朝的地方。
不少官员,都把视线投到李善长的脸上。
那小太监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随即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他是完全不想掺和这种事儿的。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军队,也是全军清晰迅速,冲到皇城门口。
“可是王大人却不管这些,依旧公然在朝会的场合抨击王爷的政令,这恐怕不太妥当?”
改朝换代这种事,在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也就是说,这位年轻的官员品级是在所有人当中最低的。
虽然他也是传统的士大夫,对于朱元璋跟朱瀚的某些政策,内心其实是有些反感的。
哪怕是纵横官场多年的给擅长,此时也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心中的念头纷纷扰扰,表面上自然不会表现出来。
那个指责英王殿下的王大人,官职虽然不高,却是某个派系在朝廷之中的口舌。
不仅仅它们自己活不了,甚至有可能牵连到家人。
“虽然大同现在具体情况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生任何暴民叛乱的情况。”
但是对这里边的大部分人来说,如同山岳一般的压抑,让它们几乎喘不上来气。
能出现在这里的官员,最低也得是正六品。
“等。”李善长不急不缓的说道。
这些话其实根本就是对他说的。
“有大人只不过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难道不能够说吗?”
换成几年以前,他们别说在这里说话了,就是进入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杨志不敢怠慢,急忙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只是刚刚来到大门前,听到里面的人说了一句话,杨志的脸色陡然就是一变,急忙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哼,知道自己年纪轻就多看少听,做官可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这话之中的挑拨之意太明显,估计这位王大人也没有隐藏的意思,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一个朱元璋的亲近太监,朝杨志找了招手,小声说道:“杨公公您请上前来,小任有话要跟您说。”
作为百官之首,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如果他还不出来收拾局面,
那以后,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只是,他现在能做的事情也不多。
原本坐在最上首的李善长,一直在闭着眼睛假寐。
王大人虽然心里很不爽,可也不敢不给李善长面子。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就仿佛一切事物尽在掌握之中一般。
只可惜,有些事情是躲也躲不了。
这种争斗,可绝对不会如此文明。
“还有你。”比擅长随即点了那个年轻官员一句:“不管怎么说,王大人毕竟是你的上官,你在这种场合公开反驳上官终究是不对,现在立刻向王大人道歉。”
然而,实际上比善长,自己现在心里也是慌的一批。
“如果鹰王天下的高价粮政策真的是暴政,现在的大同早已经是民乱四起了,不可能没有任何消息。”
这可是大明建立以来,头一次发生的事情。
李善长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有些人呐还是看不明白现在的局势,真以为现在的大明朝还跟他们以前经历的王朝一样。”
毕竟,朱元璋狠起来,那是真的敢杀人的。
“如果不是英王殿下制定如此高昂的粮价,那些粮商们也不可能拼命的往大同运粮。”
眼见年轻的官员被千夫所指,不少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关系也纷纷站了出来,跟那些上官们对质。
这里边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要比他品级高,职位高,资历老。
如果朱元璋真的病得这么严重,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瞒得住。
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但是与此同时,你擅长他们这些人,能在明末乱世的时候投身义军,也是因为他们心中其实还有着信仰。
所以哪怕察觉到的情况不对,也没有人敢擅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