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行法以立威。即严肃军纪。
和平时期的事,朝廷可以不管。一旦战时,边军将领若贻误战机,应立正军法。
第六,敷恩以激怒。
边军将士一旦阵亡,要好好抚恤烈士遗孤。教导遗孤们要为父辈报仇。
等遗孤们长大成人,收入边军之郑则可成为悍卒勇将。
第七,严守以乘弊。
婴城固守,先立于不败之地方能寻找时机败担
要在西北增修军事堡垒,以堡垒为基地,各部之间相互策应。
第八,损以全大。的败仗不要追究。
萧敬用了两刻时辰,才念完了王守仁的奏章。
这就是着名的弘治十二年“守仁西北八策”。
这个策略,是二十八岁刚刚入仕、资历全无的王守仁提出的。但却被大明延用了很久。
一直到五十年后,一代名臣杨博负责西北军务,他那些造屯堡、兴军屯、造偏箱、修守备的戍边之法,还是脱胎于“守仁西北八策”。
萧敬念完奏折后,前广庭鸦雀无声。
马文升出班,正色道:“臣贺皇上!”
弘治帝笑问:“哦?因何?”
马文升答:“因皇上得了一位有王恕、王越之资的青年才俊!”
这是一句至高的评价。
王恕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是带兵文官中的楷模。
王越更不必了。成化朝第一名将,弘治朝直捣贺兰山。迄今为止,王越是大明唯二因军功封爵的文官。
马文升一语成谶。
大明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因军功封爵的文官,就是二十年后的王守仁。
兵部尚书刘大夏道:“禀皇上,若能对王守仁加以历练,他今后有做疆臣的潜质。”
常风的表演时间到。
常风出班,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呜呜呜。上赐下王守仁这样的青年才俊,辅佐皇上。这是皇上敬爱民的福报!”
“嗷嗷嗷!弘治盛世,人才辈出,国泰民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祖太宗在有灵,亦会感到欣慰!嘤嘤嘤!”
想要在朝堂混的久,就要学会演戏。
一个合格的演员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眼泪能来就来。某些滴眼药水才能挤出几滴猫尿的演员,只能算是演技八流,流量一流。
弘治帝龙颜大悦:“上赐给朕王守仁这样的人才,是大明列祖列宗保佑啊!”
“着兵部立即将王守仁所上《安西北军务策》付诸实施。”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御史言官们只得闭嘴。
他们不是不想鸡蛋里挑骨头。奈何这帮腐儒根本不懂什么边塞军务,想挑骨头也不知从何下手。
聒噪参人他们懂,安邦定国他们不懂。
弘治帝问掌管吏部的马文升:“兵部主事可有缺员?”
王守仁资历太浅。弘治帝再看重他,至多也只能免了他的观政期,直授主事。这已经是破格的恩荣了。
六部的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马文升有些无奈:“禀皇上,兵部主事无缺员。”
弘治帝追问:“哪部主事有缺员?”
马文升答:“只有刑部尚缺北直隶清吏司主事一员。”
弘治帝道:“嗯,拟旨,除去新科进士王守仁观政期。实授刑部主事。兵部若有缺员,则调其往兵部任职。”
常风不失时机的嚎了一嗓子:“皇上英明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群臣只能跟着高呼万岁。
常风如今是越来越能理解万岁阁老万安了。
屠龙者,终成恶龙。
早朝过后,王守仁一时之间成了官场中的明日之星。志得意满的去了刑部赴任。
常风真心为王守仁感到高兴。
有个人最近很不高兴。这人就是新任刑部尚书闵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