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整个大汉医者们的最高机构。
太医院设置正四品太医令一名。
也就相当于后世医院的院长。
正五品太医副使两名。
等同于后世的副院长。
下面是登记在册的正六品御医二十人。
相当于是后世的主任医师。
再下面。
每名御医带领五名正七品的署官。
也就是后世的主治医师。
署官之下。
再招募一批无品无级的医士。
等同于后世大医院中的住院医。
每名医士的试用期为两年。
两年之中他们将会跟随太医院的各级医师们学习医术。
其中学业有成且表现良好的。
将会被择优录取。
成为正八品的正式医师。
拥有晋升更高品阶的渠道。
如此一来太医院的架构便十分清晰了。
正四品的太医令官职最高。
两名正五品的太医副使仅次于太医令。
然后是正六品御医二十人、正七品的署官一百人。
他们都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
试用期内的医者最终能被录取多少人。
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在杨锋的构想中。
太医院并不只存在于洛阳城内。
而是要遍布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洛阳太医院的结构配置来建设。
以院长和副院长为主导。
根据地方人口的多少。
适当的减少主任医师以下级别的医者。
郡一级的便叫做太医郡院。
常规配置五十人。
县一级的便叫做太医县院。
常规配置二十人。
无品无级的医士不计算在正规编制之中。
不管是郡一级的还是县一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