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13章 诸葛亮的心上人(3 / 4)

若真正读懂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将来必定能做一个坦荡君子。

只可惜。

诸葛恪却没能领会叔父的良苦用心。

表面上恭恭敬敬的收下了手稿。

实际上拿回去之后却一个字也没有看。

这就导致诸葛家二代的命运截然不同。

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相继成为了留名青史的忠义重臣。

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却走上了权臣的道路。

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惨死结局。

诸葛恪退去之后。

诸葛瑾把话题拉回到了正轨上:

“孔明饱读群书,你一定知道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生前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等到孤竹君死后。

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

认为兄弟伦理乃是天道。

自然应该由兄长即位。

可是伯夷坚辞不受。

最后叔齐不愿打乱长子继承父业的规则。

也没有继位。

两人手拉着手离开了故国。

潇洒的周游列国去了。

最后哥俩因为种种原因被困于首阳山下。

活活饿死在了那里。

至死。

兄弟俩依然是手牵着手。

死在了一起。

这哥俩相亲相爱的故事成为了兄弟之情的典范。

为后人倍加称赞。

听到诸葛瑾的话头。

诸葛亮立刻就知道了大哥的想法。

他这是要拉拢自己投效到孙权的麾下啊!

诸葛亮心中有数。

使出一招先声夺人。

拉着诸葛瑾的手感慨的道:

“伯夷、叔齐兄弟情深,至死不负兄弟之情。

可谈我们兄弟如今却各为其主,不能朝夕相处,不如大哥便辞去江东的官职,随我一同面见靠山王,由靠山玩保举大哥入朝为官?”

“这样的话我们兄弟就再也不会分开了,将来我成家立业之时,兄长也能亲眼所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