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所列人物,尚未找到的,勾消了罢!”
“如渎面相逢呢?”。随你的意处置,碰不上便算了,不必专意寻访!”
“师父……改变了许多。”
“唔!为师也自觉是这样!”
丁浩忽然地想起一件事来,严肃地道:“师父,徒儿有件事要请示……”
“什么,你说!”
“如果徒儿另获机缘,可以接受么?”
“机缘,你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比如说得到秘笈之类……”
“你这话是有因而发的?”
“的是,徒儿结识了一位知心挚友,他有一册秘笈相赠,徒儿不敢擅专,想禀明您老人家之后……”
老人不由动容道:“什么秘笈?”
丁浩略一思索之后,沉凝地道:“叫做‘玄玄真经’,战国时‘元阳生’所遗!”
“哦!你那友人因何不自行参修?”
“因为……参修之人,限元阳之体!”
“唔,孩子,学无止境,尤其武道一途,深如瀚海,能有机缘博学,可助你保‘黑儒’之名的,不过,一样事必须切记,武学同源,但各有蹊径,要注意所修是否能与本身功力相融合,如有相迅,则万不可尝试,否则立遭其害!”
丁浩悚然道:“是的,徒儿谨记您老人家的训示。”
“孩子,歇憩了,明早你便可上路!”
丁浩顿生孺慕之情,神色黯然地道:“师父,徒儿陪您老人家几天……”
老人哈哈一笑道:“痴儿,何必斤斤于聚散,多陪我几天,还不是要离开,你办事要紧。”
“但……这是徒儿一点心意……”
“不必了,为师的心领。”
“徒儿担心……”
“担心什么?”
“望月堡徒众,会不会卷土重来?”
“这你放心,为师的有自保之道,‘江湖恶客’的故事,不会重演了!”
“如此,徒儿便安心了!”
“孩子,任重道远,照你方才所说,是一种机缘,你无妨觅地潜修,充实自己,然后再谋定而动,顾虑便少了!”
“徒儿一定如此做!”
“好,歇息!”
师徒两人各自安寝,这一夜,丁浩有些辗转不能成眠,他想到将要面对的强仇大敌,如何才能使“黑儒”之名不坠?一条千方百计寻到的线索江湖恶客胡非,却无端毁在“白儒”的手中。他也想到师父的严训,此番出山,当依师父指示,赴“离尘岛”找好友“赤影人”,参修那”玄玄真经”,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办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
想着,想着,似乎已到了极湖光山色之胜的湖心小岛,良朋把晤,乐事赏心。
天明醒转,与师父共进早餐,然后怀着依依之情,黯然叩别师父,下峰入谷,顺涧水沿谷道而上,约莫过午时分,他一眼发现了垂在绝谷壁间的山藤,心想,这便是“白儒”他们落谷之处了。
山藤离地约有三丈高下,他轻轻一跃,握住山藤,扯了扯,十分牢固。
藉这长藤上升,省了不少手脚,他缓藤而上,只盏茶工夫不到,便登上了绝谷边缘,一看,这山藤牢牢缚在一株古松上,他毫不考虑地用剑斩断,抛下悬岩。
现在山中已无事可为了,他想,是不是就此奔向“赤影人”所在湖心小岛?
原来打算出山之后奔“望月堡”索债,由于“白儒”等特殊高手一再出现,他被迫放弃了这计划,因他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
经考虑,决定先赴“离尘岛”。
露宿一宵,第二天继续登程,眼看山区将尽,日暮可能赶到目的地。
正行之间,忽闻不远的林中,传出人语之声。
丁浩心中一动,掩了过去,只见一行人在林中歇脚,首的,赫然是“毒心佛”与望月堡”主的女儿邓月娥。丁浩一见邓月娥,杀机冲动而起,不久前,遭他夫妇暗算,被预布在林中的巨网所制,毒打后埋葬,若非“赤影人”适时赶到自己虽凭奇术保住生机,生死十分难料。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丁浩的双眼发赤了。
只听“毒心佛”道:“堂堂正副总监,难道对付不了一个江湖恶客,竟发出援讯号?”
郑月娥道:“可能另逢劲敌,或是发生意外!”
“以他两人的身手,对付不了,这敌人未免太可怕了,江湖中还有谁?……”
“会不会是东山复起的‘黑儒’?”
“嗯,除了他……还算找不出第二人。”
丁浩心头电转,原来“白儒”与那武士尚未离山,却发出了求援讯号,看来对方决不放过自己师徒。
郑月娥站起身来道:“太上护法,我们该走了。”
“毒心佛”点头起立,道:“夫妻连心,难怪你着急,让小子们慢慢跟来,我们赶它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