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前的口技门人也惊叹不已。</p>
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场景有两个最难的地方,一个是前面,表演需要很细很细,这个非常难;后面有个救火场景,那个场面太大了,那个更难。</p>
所以几乎没人能来的了这个,想来当年那位表演这个节目的口技前辈一定是一位惊才绝艳的凡人物。</p>
“哇哇哇……”又一大儿哭,絮絮不止。</p>
“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众妙毕备。”</p>
妇人拍儿,口中哼谣,小儿吞咽,大儿初醒哭泣,丈夫骂儿子声音,一时齐,在同一时间响了起来,几种不同的声音却如此和谐的响在了一起。</p>
观众再次惊呼,他们都不知道惊呼多少次了。</p>
阿比盖尔彻底傻眼,脸涨的通红就跟猴子屁股似得。</p>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p>
……</p>
“起火了。”</p>
“家里的,快起来。”</p>
“啊,怎么了?”</p>
“着火了,快去帮忙救火。”</p>
“哇啊,哇啊哇啊……”</p>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p>
古文后半部分的救火场景展现出来了,这是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场面最大的地方,更是最难的地方。</p>
“救火。”</p>
“救火啊。”</p>
“救火啊。”</p>
“汪汪汪汪……”</p>
“哇啊哇啊……”</p>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p>
……</p>
“哐。”</p>
“哐。”</p>
“砰。”</p>
“咔咔咔。”</p>
“呜……呜……呜……”</p>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p>
……</p>
“救命啊。”</p>
“救我孩子啊。”</p>
“救命啊。”</p>
“来,水给我。”</p>
“哗……哗……哗……”</p>
“滋……滋……滋……咔咔咔。”</p>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p>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p>
火烧半夜,渐渐熄灭。众人迟迟不肯离去,吵杂声连连。</p>
观众紧张的心理这才渐渐松弛下来,刚刚就有不少人闭上眼睛去倾听,他们仿佛真的看见了那个救火的场景,好多人都紧张起来了,现在这才稍稍放松下来。</p>
“啪。”抚尺一响,群响毕绝。</p>
工作人员赶紧上台撤下屏障。</p>
八尺屏障之后,只见何向东一人端坐,背后一椅,面前一桌、一扇、一抚尺,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