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尊神像,好像存在很久了吧!</p>
高余有点记不清了。以前他从灵芝巷路过的时候,并未在意那尊神像和神龛的存在。</p>
而今看到,师父生前的一句话,突然在脑海中浮现。</p>
“道将不道!”</p>
师父的原话,就是如此。</p>
当时他带着高余,从灵芝巷前走过,并且在神像前停留了片刻,而后发出的感慨。</p>
只是当时的高余还很懵懂,所以也就没有追问。</p>
现在,他再一次看到,对师父的感慨,突然间产生了一丝丝的了悟。</p>
“一群拜菩萨的,却不知拜的什么菩萨。”</p>
茶博士把冲泡好的七宝擂茶,推到了高余面前。</p>
拜菩萨?</p>
不对,那不是菩萨,是明尊!</p>
明教最初叫摩尼教,是西晋时,波斯人摩尼柔和古代波斯袄教以及基督教、佛教而成立的宗教,并信奉光明,推崇十德。信徒修养功夫,以禁欲守默为主,主张素食、斋戒以及祈祷为日常功课。后在传入中国,并且很快糅合以佛教教义立足。</p>
然而到了宋代,特别是徽宗一朝,尊奉道教。</p>
原本被列为佛教一支的摩尼教,在经过会昌法难之后,迫切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p>
于是,他们大量融合了道教的教义,并且推出了一个大明尊的概念呢,得到无数人的认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纳入了道教体系,在东南地区迅速普及推广。</p>
高余来之前,专门找了一些关于明教的信息。</p>
他知道,明教虽然推出了大明尊这样的一个概念,但其本质,依旧受佛教的影响。</p>
比如大明尊的莲台,是佛教专属。</p>
为了区别与佛教的莲台,明教的莲台会花瓣向下,也叫做莲台倒覆。也因为这个缘故,佛教对明教极其不满,甚至在明里暗里,多有恶语,称明教信徒做食菜事魔。</p>
青溪馆,是明教的根据地?</p>
裘妙法的书信中,留有众安桥的线索,而那些引爆自杀的人,分明就是狂热信徒。据高崇所言,那些信徒临死前唱的歌曲,叫大光明颂,正是明教创作出来。</p>
从这一点来看,裘妙法是明教信徒。</p>
他书信上所留下的众安桥,会不会就是众安桥大街,青溪馆呢?</p>
“客人,对菩萨感兴趣?”</p>
茶博士见高余打听,于是笑着询问道。</p>
高余一愣,打量了那茶博士一眼。</p>
他脑子急速转动,轻声道:“那不是菩萨,是大明尊神吧。”</p>
“啊?”</p>
“我认得那莲座,菩萨莲座花瓣向上,大明尊神莲座倒覆,花瓣向下。”</p>
说着,高余笑了,接着道:“不瞒博士,我本是杭州人,后来随父母经商,在汴梁定居,经常前往西域诸国。我是在回纥听人说到明教,还在一尊者指引下入教。后来,我随父母返回了汴梁,再也没有遇到过明教兄弟。”</p>
这茶肆,位于灵芝巷巷口。</p>
可以说灵芝巷的进出人员,里面的一举一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p>
高余不晓得明教而今是谁在做主,但他觉得,以青溪馆的规模来看,那是个有本事的人。</p>
有本事的人,又怎可能没有防备?</p>
“原来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