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43章 少年郭嘉,当街杀王盖【2】(2 / 4)

郭嘉点了点头,然后施礼之后回到了郭鸿旁边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

“虢侯,实不相瞒,你的来意我自然清楚。”郭鸿依旧是笑着说道:“至于说是提审王盖,为何没有通知虢侯,其实我也是故意而为之。”

“虢侯先不用动怒。”郭鸿压了压手笑着说道:“我知虢侯乃是世之虎将,就算是掀翻我这廷尉官署也是很简单。”

段羽没有接话而是安静的听着郭鸿得话。

他和郭鸿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甚至是第一次见面。

郭鸿自然不可能故意的为难他或者怎样。

两家也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但郭鸿放了王盖,肯定是别有原因。

“虢侯为官不久,但也是聪明之人。”

“为官之道,不积善道,不足以至千里。”郭鸿轻捋下颚的胡须说道:“虢侯年轻有为,身边自然不缺乏朋友。”

“善道乃是交友之道,身边有足够的朋友,才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于你。”

“如此方能行之久远。”

“不知道虢侯可赞同我说的话?”

段羽微微点了点头。

官场,除了能力之外,讲究的就是人脉。

除了你是皇帝之外,无论是三公也好,还是九卿也罢,又或者是封疆大吏刺史太守,你的身家终究都是拿捏在别人手里。

除非你在为官的路上立下的那些功劳都是通天的。

就比如他这次擒拿于夫罗呼厨泉,射杀鲜卑单于魁头这种功劳。

因为这种功劳啊是无法掩盖的。

只能是上达天听。

可大汉官员十数万,有几个能立这样功劳的?

多半都是要在任上熬,熬一个政绩,熬到时间。

如果你的朋友多,如果你有人脉。

那么等你一任期满,或者是有缺有漏的时候,就会有人想着你。

就像是他的丈人董卓。

之所以能任并州刺史,能升任河东郡太守,那是因为袁隗的推举。

但如果没有袁隗推举。

想要晋升,基本五门。

没办法,东汉取士,就是以察举,推举为主。

“虢侯自然知晓其中道理。”

“但同样还是那句话,不积善道,不足以至千里。”郭鸿若有所指的说道:“如今虢侯乃是大汉年轻一辈第一人。”

“又有多少人在盯着虢侯?”

“树敌太多,无异于树大招风。”

“这么粗浅的道理,虢侯想必也不用我提。”

“那王盖虽有通王柔之嫌,但如果这要追究,恐怕是证据不足。”

“且司徒也派人送话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虢侯即将去往凉州,何必和那王盖一争?”

“王盖其父王允如今乃是御史台侍御史,有检查百官,弹劾百官之权。”

“虢侯真的要用一时意气,给以后的路铺下障碍?”

听着郭鸿的话,段羽已经明白了。

郭鸿什么都知道。

而且袁隗也派人告知郭鸿了。

王允的面子.....在袁隗那里还是管用的。

他们趁着自己入宫的空档,提审了王盖,将王泽和王盖分开审讯,如此一来没有王泽的死咬,那王盖的通王柔的罪名便是证据不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