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p>
语气颇为不屑。</p>
华天寿被他的不屑激到了。</p>
他猛一拍桌子,“我不管!反正苏婳现在是我的徒弟,有这么优秀的徒弟,我骄傲,我自豪!”</p>
苏婳忍不住笑出声。</p>
没想到华天寿是这样的性格。</p>
外向,张扬,强势,颇有点像老顽童。</p>
和她外公的低调内敛,严谨肃穆,截然不同。</p>
苏婳从第三个伙计手中,接过一只清乾隆时期的长颈葫芦瓶。</p>
都没仔细看。</p>
她就指着上面的图案,说:“这上面的油彩是现代化工彩。”</p>
倒过来,看了看瓶底。</p>
“底款上的字,太机械了,是印刷上去的。”</p>
楚岱松眼里的神色变了。</p>
不再是瞧不起,怀疑那种眼神。</p>
而是赞赏。</p>
苏婳又从第四个伙计手中,拿起一只明清时期的青瓷釉小水盂。</p>
水盂,在古代称为“水注”。</p>
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p>
小巧精致,观赏性极强,又称文房第五宝。</p>
苏婳打手一摸,眼睛亮了。</p>
她说:“这个是真正的老物件,手感很润。年代久了,这瓷都玉化了。”</p>
楚岱松眼里顿时放出异彩。</p>
他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道:“好,好,这姑娘太有灵性了,比锁锁强。那丫头成天就只知道飞巴黎,飞伦敦,去看时装展。名牌衣服和包,买了一堆又一堆。让她跟我学修古董,学鉴宝,她死活不肯学,说这都是糟老头子才干的活。”</p>
冷不丁听到“锁锁”二字。</p>
苏婳心里咯噔一下。</p>
这才意识到楚岱松,就是楚锁锁的爷爷。</p>
如果楚锁锁知道,她爷爷背后这么说她,估计能气个半死。</p>
一晃眼。</p>
两个多月过去了。</p>
这天,华天寿又拎着苏婳,去楚岱松那里串门儿了。</p>
说是串门儿,其实还是为了炫徒。</p>
自从拜了华天寿为师后。</p>
苏婳除了学技,还要隔三差五地配合师父,去各个古玩店里串门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