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p>
他以前也觉得生活困难,现在想来再怎么困难他还有一双健全的手,而眼前的人......</p>
“只要活着不抛弃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蓝柏杨叼着杯子放回原位,然后对于兴勇笑了笑:“小伙子,不要愁眉苦脸,你要好好干,你遇到难事的时候想想我,你就能勇敢面对了。”</p>
“嗯,蓝厂长,我明白的。”</p>
于兴勇在乡场上的马路边下了车,看着远去的汽车他感慨万千。</p>
和杜红英打交道的人真的好了不起啊。</p>
一个个都身怀绝技一样。</p>
尖子山村的人都在羡慕他们,说有一门好亲戚。</p>
仔细回想一下,确实是好亲戚带动他们过上了好日子。</p>
以前娘总说人穷志不穷,自己家没有什么好东西送,亲戚之间就少走动,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们去打秋风。</p>
自从杜天全在尖子山村当了驻村干部后,这门亲才算是重新走动起来了。</p>
不得不说,有一门好亲戚他们受益太多了。</p>
别的不说,思想意识上就不同。</p>
以前娘不让他们出村子怕吃苦,现在虽然也没吃苦,但是大哥在木材加工厂做大师傅,还有杜红英送来的家具样式图,大哥还收了徒弟,那个木材加工厂生意也红火,不仅他们家,全村人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p>
自己是林业员,虽然不算是正式工,但是每个月都有工钱。</p>
再加上得空闲了就去木材厂帮帮工,也能挣点小工钱。</p>
二哥二嫂更多的时间是在地里种庄稼,一家子的土地交给他种确实就差不多了,三兄弟各有各的事做,这个家总算能看到希望。</p>
现在杜红英还让四妹捡菌子这些山货晒干来卖,也能挣点零用钱。</p>
也就是说,在杜家人的指点下,他们全都寻着了好路子。</p>
现在想来,不一定要巴结有钱亲戚,但是一定要和有钱的亲戚有交往,联络好感情,他们路子广见识多,随便指一条路都够自己一家子吃了。</p>
于兴勇回到家将杜红英安排的事儿说了,老太太感慨万千。</p>
“我都没想到临到老了还能靠上红英这孩子享福。”安排得多妥帖啊,于幺嫂家儿媳妇给小婴儿喂奶,回报她家一份工作,这份人情也算是没白拿。</p>
“这事儿我得去给你于幺嫂说一下。”从来不管闲事的熊杨妹道:“于小妹去上班挣钱后要给她嫂子一些零用钱,要不然红英的用心良苦就白费了。”</p>
于幺嫂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自然是激动得直拍大腿。</p>
“给,肯定给,小妹,你上班每个月给你嫂子十块钱,余下的你自己存着做嫁妆,我们家也不要你的。”</p>
“娘,我能挣多少钱一个月?”</p>
好家伙,能去通安村服装厂上班,那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美差啊。</p>
“要看情况,实习期少一点大约三十左右,熟手就计件,听说好多女工都能挣好几十一个月。”</p>
“那行,如果我能挣五十块的工月我就给我嫂子二十一个月。”</p>
“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这是你嫂子给你挣来的机会。”</p>
“那必须的啊,我又没有奶水喂那个小婴儿。”</p>
“羞死人了,你还是一个大姑娘什么话都敢讲。”</p>
“我不是在家里说吗,我又没去外面讲。”于小妹呵呵笑道:“娘,我什么时候能去上班?”</p>
“得问你于三哥。”</p>
于兴勇第二天就带着于小妹去通安村上班了,看到厂里忙忙碌碌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在山里的忙好像远不及这里有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