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p>
“想回去就回去一趟,看看也无妨。”赵大琼是懂得安慰他的:“要不然你会永远记挂着这事儿,吃饭睡觉都不香。”</p>
牵肠挂肚的日子她是亲身经历过的。</p>
“到时候再说吧。”</p>
但是从这一天起,回家成了兰勇心中的执念。</p>
最羡慕的还是杜红英,她在七月十七那天傍晚回到了通安村。</p>
“可算回来了,婶子都望了好几次了。”李红梅帮他接过背包:“累了吧?”</p>
“坐飞机还凑合,就是下午这几个小时坐汽车把我快抖散架了。”</p>
累,是真的累。</p>
“快回去洗漱一下,吃饭了。”</p>
“咦,咋个我们家这么清静呢?”</p>
不热闹的感觉。</p>
“婶子说不大做,就只惊动生产队的人,请的也全是生产队的小伙子去迎亲,都迎亲去了,自然不热闹了。”</p>
杜红英回来了,冬梅娘高兴得很。</p>
“你可算是回来了,你大姨幺姨李婶子和王小青大家都来帮忙,我还是累得脚不沾边的。”</p>
“娘,您这是累并快乐着,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着你的大儿媳妇要进门了,高兴吧?”</p>
“高兴,太高兴了。”</p>
“小静家在县城里呢,还是要迎亲这些啊?”</p>
“要迎,规矩不能少。”陈冬梅道:“人家小静的爹娘还准备了很多陪嫁,还特意在尖子山村你表叔他们那个家具厂制订了很多家具。”</p>
“很多家具?”</p>
“嗯呐,高矮衣柜,桌,三抽,桌椅板凳,洗脸盆架子......”</p>
“那从县城抬回来怕是有点具体哟?”</p>
这么多家个真是吓人,都有点担心家里摆放不了。</p>
“拖拉机去拉,一共请了六个拖拉机,抬嫁妆的小伙子共请了四十八个......”</p>
大户人家大手笔!</p>
“那得准备多少桌?”</p>
“之前村里不少人都在笑我娶儿媳妇了要大做,我都推辞了,就是本生产队的人加上世亲还有就是帮忙的,我们只准备了三十八桌。”</p>
杜红英......这还叫不叫大做?</p>
“真正大做惹不起噢,起码得准备上百桌。”</p>
杜红英......什么时候我们家的人缘这么好了?</p>
“一个是你爹,好歹是在县里上班;第二个是红兵,这些年在中医院没少做好事,那些病人花了十块八块都解决不了问题的病一找到红兵有些时候三五几角钱就能治好,有时候甚至不用拿药。每次在家都有人跑上门来求助,红兵也不推辞,开的药也是又便宜又见效,你说人缘好不好吗?”</p>
“那肯定好。”</p>
如此看来杜红兵同志的医术不错。</p>
“现在走出去哪个不夸赞杜医生噢。”李婶子道:“我们在外面只要一说是通安村的人,立即就有人问认不认识杜医生,一说起杜医生个个都感激不尽......”</p>
“就是,红兵医术真好。”陈秋叶也说道:“上次我下乡卖衣服,人家就问我是哪儿人,我说是通安村的。”</p>
虽然不是通安村,但是通安村在全县都是响当当的名声,所以陈秋叶也会假冒一下是这儿的村民。</p>
“有一个大爷就问我认得到杜医生不,中医院上班的杜红兵杜医生,我说认识啊,是我姨侄儿,你猜怎么着?”</p>
“怎么着,不会把你的衣服全买了吧?”</p>
“不是,人家大爷一家人都拉着我不让走,一定要留我在他家吃晌午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