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016章(1 / 1)

第2016章</p>

陈军陈海也要干服装生意,杜红英直接建议他们去蓉城找姜刚。</p>

“那么边,离家近点也好照顾到娃娃些。”</p>

说到这些事儿或多或少都有些顾忌。</p>

“我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考虑得这么远干啥子,未必然你们出门做工去了娃娃些你们老的就不照顾了?还能饿死不成?”赵永昌道:“我们那时候出门做工分,娃娃就丢在家里给老人带,没有老人的就丢到一个房子的婆婆大娘家里面,几个娃娃一起耍也一样长大。”</p>

“就是,那些年大的就满山跑小的就睡箩篼窝窝,没得你们想的那么麻烦。”</p>

说起这些事儿陈春花和陈冬梅都有经验。</p>

“我家红英丢得最多的就是赵家,她赵奶奶那个时候还在,和和气气的一个小脚老太太,一个生产队的娃娃都往她家送,等下了工去接娃娃,一个个的都在喝米汤,老太太还放了点白糖,所以一说去赵奶奶家,一个个的都跑得飞快......”</p>

“我咋个一点儿印象都没得呢?”</p>

上下两辈子都没有一点印象,真怀疑娘说的是真是假。</p>

“你那个时候才两三岁,哪来的印象?”</p>

好吧,是她想多了。</p>

不过,对小脚赵奶奶杜红英确实有点印象。</p>

“我记得她的脚只有这么小。”杜红英比划着说:“那可真是裹的。”</p>

“那不是呢,你外婆那时候也是小脚,四五岁就裹脚,用裹脚布缠得紧紧的......”陈春花是听亲娘讲的:“你外婆说疼得哇哇叫,依然要被裹,后来你外婆生了我们几个,有些人还是要裹小脚,你外婆说她吃了一辈子的苦头不愿意让我们吃了。”</p>

“幸好没给我们裹小脚噢,要不然秋叶哪能这么跑得。”陈冬梅笑道:“你看她蹬个自行车,一天都要骑二三十里路。”</p>

“二姐,你们在说我的坏话哇?”自行车铃声响起,陈秋叶乐呵呵的进了院子:“我确实也跑得,又跑来吃晚饭了。”</p>

“就是等你来吃晚饭了呢。”陈冬梅看她居然没穿棉袄:“你咋个穿得这么薄,小心感冒噢,红英回来那天都感冒了。”</p>

“我蹬自行车跌蹬得快热得满身的汗,歇会来儿来穿厚袄子。”陈秋叶笑问:“刚才我怎么听到说裹小脚的事儿了”</p>

“说老娘是小脚,从小就裹。”陈春花问:“你还记得到不?”</p>

“记得到记得到,娘走的时候我都有六岁半了。”陈秋叶感慨万千:“那时候我还不懂事,就趴在棺木前喊娘......”</p>

“可不,还喊娘我饿了,娘我要吃米糊糊。”陈春花抹了一下眼角的泪花:“一晃都好几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p>

“可不,就感觉还在昨天一样,结果过了几十年了。”陈冬梅也叹息:“我们都又老了噢,当外婆当奶奶了。”</p>

“我的娃娃些还早,不慌多。”陈秋叶道:“我现在只想多挣几个钱,娃娃些能读书的就读,不能读的就跟着我去跑生意。”</p>

杜红英......我幺姨是要准备带一批接班人出来了。</p>

吃晚饭的时候,陈海陈军就围绕着幺姑转,一直问东问西。</p>

最后一个问题:“幺姑,红英建议我们去蓉城,您觉得呢?”</p>

“那肯定听红英的啊。”陈秋叶不假思索的说道“我都听红英的,听她的准没错。”|</p>

“我就是担心照顾不到娃娃。”</p>

“娃娃交给你爹娘带啊,你们赚得到钱多给你爹娘一点就可以了。”</p>

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p>

杜红英也就明白了上辈子的留守儿童是怎么形成的了。</p>

乡下年轻的父母为了挣钱就把未成年的子女交给了年迈的父母照看。</p>

或许,陈海他们的孩子就是第一代留守儿童。</p>

说起留守儿童,杜红英总觉得自己家那几个小家伙也是留守儿童。</p>

父母和孩子各在一方,他们谁都管不了谁。</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