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8章</p>
什么这不符合祖制,什么女人怎么能单独成户,女人要是能单独成户了,还要男人做什么?</p>
到时候,女人岂不是骑到了男人头顶?</p>
总而言之,女人当思静思贤思......</p>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万万不能破了,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就是......</p>
如此一番引据引典,搞得好像朱三真的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p>
朱三汗颜:你们这是欺负我读的书没有你们多吗?</p>
是,他是读的书没有他们多,但他有人啊。</p>
等这些人说得差不多了,朱三也在脑子里回忆好了下师爷洛秋山帮他整理的“典论”,开始反驳了。</p>
洛秋山不愧是饱读诗书之人,不仅脑子转得快,看的书也多,各种古籍,各种论据,但凡大家能翻出来的,他都翻了出来。除此之外,他还找到了常人翻不到的论点——比如大燕开国皇帝燕太宗曾经就说过,立女户有利于民。</p>
只可惜,当时国家贫穷,世家占据主力,燕太宗最终还是没能扛过世家派系,被他们一刀切的,将包括立女户在内的前朝律法切了大半。</p>
那时,人们争论的焦点不是立不立女户,而是前朝的某些利益纠纷。</p>
很不幸的,女户就被当时的大刀一把给切了。</p>
现在拿出来,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p>
只不过刀子没落到在朝官员身上,他们不疼,便没有想过这个问题。</p>
现在朱三提出来,触碰的不是他们的利益,而是他们的神经——总觉得这小子不怀好意,想要搞自己。</p>
因此,不管朱三提出什么,他们都要反对一二。</p>
有反对朱三的,也有支持朱三的,更有勤帝一派。</p>
朱三也不是孤立无援。</p>
也因此,大家在朝上吵得欢乐,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若不出意外,这件事情属于“可定可不定”范围。</p>
可定可不定也就意味着,要不要争,看心情,看当时的派系之争。</p>
“怎么样,朝上还吵得热闹吧?”</p>
朱三下朝回来,师爷洛秋山已经在书房等着了。</p>
既然是朱三的师爷,洛秋山是不可能上朝的,因此也不可能那么快知道朝上的消息,但他根据朝廷势力划分,多少也能猜到一些。</p>
朱三笑道:“就算我不知道,先生也能猜到一些,何必在问呢?确实挺热闹的,我若不是做了官,恐怕也不会想到,有时候朝堂之争跟事情本身并无太大干系,不过就是想争一争而已。”</p>
“做人嘛,总有一些私心,有一些好胜心。不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都是一时的。你不争,又如何知道哪一股风更强呢?”师爷洛秋山说道,“越是这种时候,你就越不能退缩,你想要在户部站稳脚跟,想要那些人不会事事为难你,你就得让他们知道你不好惹。唯有这样,以后户部行事方且容易。”</p>
没有哪一个部门轻松,偏偏户部管的是钱粮俸禄,触碰的便是他们敏感的神经。</p>
朱三一个“新官上任”,又毫无根基,他们想要“为难”朱三,试探朱三的本事和底线,也很正常。</p>
虽说勤帝会护着朱三一些,但若朱三自己没有一点本事,压不下他们,勤帝再护着也没用。</p>
没办法,勤帝总不能帮朱三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吧?</p>
师爷洛秋山跟着朱三,就是把宝压在了朱三身上,相信朱三未来一定会爬上那个能极人臣之位。</p>
到那时,富贵荣华,指手可得。</p>